憂鬱症是電量不夠、腦力衰弱
初稿 #2016-0601
編輯 #2018-0315
記得以前在學憂鬱症的診斷原則,
憂鬱症常會有「失眠」、容易理解,
怎麼「睡過多」,也算是憂鬱症?多睡一點不好嗎?
憂鬱症會有「胃口不好」 、容易理解,
怎麼「胃口增加」「吃很多」,也算憂鬱症?
診斷條件有9個原則,
到底怎麼了解「憂鬱症」這個病?
後來了解,從中醫來看憂鬱症,
關鍵就是抓住「虛」這個字,來了解憂鬱症,
「虛」,或者用「電量不足」來比喻,
檢查身體器官是正常的,
但是電量不足,推動不了,沒辦法表現出正常的功能。
就好像一顆燈泡,功能正常,
電池供電不足,亮不起來,
然後周圍的人就對燈泡說:你要振作起來,學學其他燈泡,要亮起來!
(沒電的燈泡表示:無言。)
用「電量不足」來看重鬱症的診斷準則,
就會相對容易,
我們來套用看看:
DSM-IV 重鬱症的診斷準則
1. 經常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或絕望
大部分的時間都快樂不起來
(沒電了、很虛、很累、很疲倦)
2. 對日常活動皆失去興趣或樂趣
(沒電,想做也沒力氣、或者做一下子就很累)
3. 胃口不佳、體重顯著減輕,或食慾增加、體重顯著增加
(消化系統沒電啊、不想吃)
(或者因為沒電,想要靠吃來充電,新陳代謝不好反而變胖)
4. 失眠或睡眠過度
(失眠是因為睡眠功能沒電而變差)
(睡眠過度是因為很累、常會進入恍神狀態)
(雖然看起來睡很多,睡眠品質很差,總是沒精神)
5. 精神運動激昂或遲滯
(思考活動變慢、啊就沒電啊)
6. 常感到疲勞或缺乏活力
(沒電啊)
7. 無價值感或過度不適當的罪惡感
(覺得活得沒有意思)
(沒電啊、心裡也知道要做事但是動不起來、辦不到、會愧疚)
8. 思考無法集中、注意力減退或猶豫不決
(沒電啊、認知功能降低)
9. 反覆地想到死亡
(一直處在痛苦狀態,活著變得很辛苦)
(自殺並不是有勇氣面對死亡)
(自殺想解決的是痛苦、並不是生命)
(如果讓腦力恢復了、痛苦減輕了,自然而然就不會想自殺)
(怎麼辦到?要充電)
所以解決方法:就是要「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