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吃個飯,怎會心悸不舒服:解答篇
.
跟朋友去吃飯,本來都好好的,
突然,
朋友說:心悸又來了,很不舒服,怎麼會這樣?
.
你要怎麼回答呢?
.
答:這是一般的「生理現象」。
.
首先,我們身體裡面的血液總量是固定的,
吃飯之後,食物進入胃,胃就需要較多血液,
人體就會啟動一連串機轉,
於是心臟就會跳得用力些,將血液輸往胃部,
等到血液輸往胃部告一段落以後,心臟又會恢復原本的跳動速率。
.
一般情況下,這個生理過程是「靜音模式」,不會察覺到它的存在。
.
但是,一旦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協調本身就出了問題,
再加上過度警覺,又會對身體各種狀況過於敏感,
就會覺得:「糟糕!這是怎麼了!會不會是心臟有問題!」
.
於是,朋友有兩種選擇。
.
#選擇一
完蛋了!怎麼會說這是正常呢?
心臟就是不舒服啊,
我要趕快去醫院、看醫師、做檢查,確定心臟真的沒問題。
可是,好像上週才去檢查過,醫師說檢查沒問題啊。
怎麼會這樣?
.
於是,更緊張,刺激交感神經,心跳就更快,更不舒服。
但是心臟還是會緩和下來的。只是需要花上更多的時間。
.
#選擇二
原來這就是自律神經失調,原來這是身體調節出問題,
啊,原來我剛剛吃太快了,血液調動跟不上吃飯的速度,
飲食習慣,吃太快、吃太撐,就是常常會導致吃飯後心悸,
看來,我還是要常常提醒自己,吃慢一點。
.
現在,既然知道是身體調節出問題,
就需要給心臟,給胃部,足夠的調節時間,
讓心臟緩和下來,心悸不舒服感,也就消失了。
.
溫馨小結:
.
大部分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原始的反應,就是「選擇一」,
結果就是症狀時好時壞,反反覆覆,陷在負向循環裡面。
.
瞭解自律神經,改成「選擇二」,走出負向循環的迷宮。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