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請你給建議:你是怎麼好的呢?
.
如果,在未來某一天,
你的自律神經失調就復原了,就好了,沒有自律神經失調了,
.
然後你的朋友問你:「你是怎麼好的呢?」
.
簡單一句話:就是能夠做到「恢復>消耗」。
.
剩下的各種建議,到底有沒有幫助?就是要看有沒有符合「恢復>消耗」原則。
.
大家都知道擁有好的睡眠很重要,很正確喔,是的,因為睡眠就是最大的恢復。
.
除了增加恢復,也要避免消耗,也就是要做到「有多少力氣做多少事」。
不然的話,雖然睡好有精神,但是如果還是一直撐著,最後還是會沒電的。
.
大家也都知道運動很重要,這也是正確的。
不過,跟大家想的不一樣,「運動也是消耗」。
運動的幫助在於促進身體氣血循環,促進深層睡眠。
但是運動還是消耗,
所以消耗過後,還是需要睡眠來恢復,
也因為運動促進深層睡眠,提升睡眠品質,所以會提升恢復效果。
.
運動,一定要搭配睡眠。
如果過度運動就是過度消耗,平時不運動突然去運動也是過度消耗,
這些情況就會變成消耗>恢復,運動反而會造成症狀加重。
.
然後,大家都沒有回答「藥物」的正面作用。
.
在一些情況下,
身體自我復原能力變差了,會使得生病的時間拉得很長很長,
失調症狀太多,也會導致容易消耗、不容易恢復的狀態,
例如,一直胸悶心悸,會讓工作效率變差,也會讓身體更累,到了晚上更睡不好,
就是知道「恢復>消耗」原則,也不容易做到,
因此,
在藥物的幫助下,減少症狀干擾可以減少消耗,
在藥物的幫助下,讓身體可以休息,可以增加恢復,
這些都可以縮短生病的時間。
.
當然,很多人會抱怨,已經吃藥很久了,
症狀還是反反覆覆,
是的,吃藥之外,還需要做到「恢復>消耗」原則。
.
有些人想要靠自己好,但是身體狀況不好,療程就會很久,增加很多不舒服,
有些人靠藥物減輕症狀,但是還是需要靠自己做到「恢復>消耗」原則,身體穩定了,自然可以不再需要服用藥物了。
.
「恢復>消耗」,
身體有能量,
症狀自然減少,自然會想去作自己喜歡的事,心情自然快樂。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