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與心理因素:失調症狀不是心理作用

生理與心理因素:失調症狀不是心理作用
.
自律神經失調,
有生理的影響,有心理的影響,
生理影響心理,心理影響生理,互相影響。
.
大原則是:
會不會產生自律神經失調,生理因素影響較多一些。
自律神經失調以後容不容易好,心理因素影響較多一些。
.
今天回答一個常見問題:
.
就是出現症狀不舒服,去檢查卻說找不到原因,所以這些症狀是心理作用嗎?
.
回答:
這些症狀都是實實在在的狀況,
是身體真的有狀況,並不是心理作用喔。
.
心悸是真的心臟就是跳得比較用力,
如果是心理因素引起心悸,
比如說,聽到一個震驚的消息,馬上感到心跳加速,
但是自律神經失調以後,
常常也沒有什麼特殊狀況,當下也沒有緊張,就莫名其妙就出現心悸,
然後,因為就是會莫名其妙心悸,更會引起緊張,
所以是生理影響心理,
是因為出現了症狀,因為莫名其妙,結果變得更加緊張。
.
如果本身是緊張體質,
常常出現莫名其妙症狀,就會導致更緊張,
但是如果本身並沒有緊張體質,
還是會出現莫名其妙症狀,還是會覺得奇怪。
.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是身體真的不行了,是自律神經真的不行了,
自律神經不行了,然後產生連帶的症狀,
並不是心理作用。
.
A、沒緊張(心理)+身體okay(生理)=沒緊張、沒失調症狀
.
B、緊張(心理)+身體okay(生理)=緊張、沒失調症狀
.
C、沒緊張(心理)+身體自律神經失調(生理)=出現失調症狀+莫名其妙緊張
.
D、緊張(心理)+身體自律神經失調(生理)=出現失調症狀+莫名其妙緊張+更容易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