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結合心理學治療恐慌症

中醫結合心理學治療恐慌症

文/陳建銘醫師(中醫師與臨床心理師雙執照)

目前透過網路來求診的焦慮症患者中,恐慌症比例不少。治療上我會從心理層面與患者討論恐慌症的機轉,並且以中藥平衡陰陽以降低焦慮感,讓患者不只是心裡覺得放鬆,大腦與身體也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放鬆。

恐慌症患者都經歷過沒有預警的恐慌發作,由於來得突然、焦慮急速上升、出現心悸、發抖、寒顫、冒汗、胸悶、呼吸急促、窒息感等症狀、感覺快要死掉(實際上恐慌症不會導致死亡),一般在二十分鐘焦慮就會散去、很少超過一小時,醫院檢查通常查不出病因。由於是非常恐怖的經驗,強烈的不安感久久散之不去,因為擔心再次的發作,生活變得小心謹慎,對一些緊張的訊號過度敏感,惶恐度日。

老祖宗講過一句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非常貼切地描述恐慌症患者的心理歷程。只要一次嚴重焦慮發作的經驗,就會在海馬回(掌管記憶)與杏仁核(掌管情緒)造成深刻的情緒記憶。我們的新皮質(掌管理智思考)知道草繩不會咬人,但海馬回與杏仁核會從草繩的形狀聯想到蛇,引發出強烈的焦慮記憶。在強烈的情緒反應下,理智思考是無法正常運作的。只有先把過亢的焦慮反應降低下來,才能夠讓新皮質得以進行認知學習、調整神經連結線路。

中醫治療能夠降低過亢的情緒反應,造成焦慮的病因病機有心陽不足、心脾兩虛、心肺氣虛、心虛膽怯、肝鬱化火、陰虛火旺、氣滯血瘀、水氣凌心等,而且可能同時有兩個以上的病因病機,需要靠中醫把脈問診來開藥。中藥不是抗焦慮藥,沒有嗜睡、頭昏的副作用,也不會成癮與戒斷症狀。中醫結合心理學治療恐慌症,是個有效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