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的程度

自律神經失調的程度
初稿: #2018-0303
編輯: #2019-0427

這篇重要。幫助瞭解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的程度,
可以簡易區分為:輕度失調、中度失調、重度失調。

【症狀】

〔輕度失調〕
常見的典型症狀:
心悸、胸口很緊、用力吸氣、脖子很緊、腸胃失調。
通常出現1或2個症狀。
症狀一定是時好時壞。
症狀出現的時間較短,持續的時間較短,通常可以緩解。
對生活有影響,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生活困擾。

〔中度失調〕
症狀較多,持續時間也較長。
各項症狀會同時出現,出現時間較長。
已經干擾到生活。
還可以忍著不去醫院作檢查。

〔重度失調〕
持續有症狀,症狀程度已經是嚴重、或者跟更嚴重的差別。
症狀多,而且變來變去,不得安寧。
總是心悸、總是胸悶、總是腸胃不適,總是緊張。
有許多不易解釋的奇怪症狀:覺得失真不自然,身體有異物在爬。
因為過度緊張,會作各項檢查,照心電圖、照胃鏡、照大腸鏡,然而常常是沒有什麼異常。


【恐慌發作】

〔輕度失調〕
緊張度 30-50%
尚不會出現恐慌發作。
緊張感容易出現,尚可控制,可以轉移注意力。

〔中度失調〕
緊張度 50-70%
不一定有恐慌發作。
莫名其妙的緊張感,時好時壞。

〔重度失調〕
緊張度 >70%
幾乎有過恐慌發作。
平時生活就有恐慌感,莫名其妙的緊張。
不敢一個人在家。
害怕很多事,無法解釋的緊張感,因為是生病了。


【睡眠】

〔輕度失調〕
輕度睡眠失調。
入睡尚可,時好時壞,睡眠的自我復原能力尚未破壞。
一個充足的、不受干擾的睡眠,可以恢復精神。

〔中度失調〕
變得更難入睡。
睡眠很容易受到干擾。
通常吃安眠藥還可幫助睡眠。
睡醒仍覺得沒有精神。

〔重度失調〕
一定有睡眠失調,睡眠的量與質都變差。
很難入睡,吃安眠藥也很難入睡。
累,還是睡不著。
睡睡醒醒,非常淺眠,像是一直在作夢。
如果有情緒夢,表示正面臨著生活壓力。


【看醫生】

〔輕度失調〕
還不用看醫生,也不太會看醫生。
調節生活節奏,很有機會自行恢復。
如果有在服用西藥,可以慢慢減藥。
注意,如果疏忽身體的狀況,會轉變為中度失調。

〔中度失調〕
仍有機會靠自己好,但是速度很慢,也需要多方配合。
建議就醫,藥物通常很快有效,也較少副作用。
除了吃藥以外,需要學習瞭解自律神經失調,避免復發。

〔重度失調〕
很難靠自己好,自我復原能力已受損。
需要積極就醫。
因為身體非常不穩定,藥物的反應副作用多,需要花費較多時間找到適合的藥物。


【治療時間】

〔輕度失調〕
若沒看醫生也有能力自行恢復,但容易復發。
瞭解自律神經的運作原則,可以避免復發。
三個月以內可以恢復正常。
若不處理,很有機會變成中度失調。

〔中度失調〕
建議看醫生。
治療時間較久,需要三個月到六個月。
症狀時好時壞。
避免復發的關鍵就是瞭解自律神經的運作原則,努力閱讀陳醫師的文章就很有幫助。

〔重度失調〕
需要看醫生,需要積極治療。
治療時間較久,需要一年或以上。
因為身體長期自律神經失調,要恢復穩定需要較多的時間。
身體平衡不容易恢復,穩定的時間少、失調的時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