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故事:生活就是工作吃飯睡覺
.
#工作時想著吃飯、吃飯時想著睡覺、睡覺時想著工作
#工作時想著工作、吃飯時想著吃飯、睡覺時想著睡覺
#你的生活是哪一種
.
首先來看一個小故事。
.
張三和李四是好朋友,
前一段時間,
張三好像病了,
聽說是得了自律神經失調,
後來聽說辭去了工作養病,
那時候李四剛好在國外,
聯絡不上張三,
最近一回來,趕快就去拜訪他。
.
李四見到張三,
發現張三氣色很好,並不像生病的樣子,
而且張三最近也已經回去宮做了。
於是李四就問張三,
「聽說你之前生病了,是嗎?」
.
張三說,
「是啊,是很嚴重的自律神經失調。
很多症狀。
現在好了,都回去上班了。」
.
李四說:
「我也聽說過自律神經失調,
現在真的很多人生這種病。
你可以講一下是怎麼好的嗎?
比方說,
你生病的時候,生活是什麼狀況?」
.
張三說:
「生病時,生活是工作、吃飯、睡覺。」
.
李四問:
「現在復原了,生活是什麼狀況?」
.
張三說:
「現在復原了,生活是工作、吃飯、睡覺。」
.
李四疑惑啦,繼續問,
「生病時、復原後,生活都是工作、吃飯、睡覺啊。
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呢?」
.
張三說:
「生病時,
工作想著吃飯、
吃飯想著睡覺、
睡覺想著工作。」
.
「現在復原了,
工作想著工作、
吃飯想著吃飯、
睡覺想著睡覺。」
.
這看起來是一個簡單小故事。
其實交代了自律神經失調的運作原則。
.
第一、自律神經失調的運作原則,
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白天=陽=工作=活動=交感
晚上=陰=睡覺=休息=副交感
工作時想著工作,交感=陽,
睡覺時想著睡覺,副交感=陰,
符合自律神經失調的運作原則,
身體就能獲得修復。
.
相反的,
工作時想著睡覺,
其實是因為身體太累了,
腦力不足,腦子總是想要休息,
睡覺時想著工作,
到了該睡覺時間,
腦子又停不來,胡思亂想,想著還沒解決的事,
結果身體也沒辦法好好休息。
.
再搭配第二、「消耗與恢復」的原則,
工作時想著工作,白天是消耗,
睡覺時想著睡覺,晚上能夠恢復,
恢復>=消耗,
自律神經就能夠自我修復,
處在一個陰陽平衡的狀態,
就是自律神經平衡。
.
想反的,
工作時想著睡覺,因為腦子效率太低,
面對相同的工作內容,要消耗更多腦力,消耗增加,
更關鍵的是睡覺時想著工作,
身體沒辦法好好休息,恢復不夠,
消耗>恢復,
自律神經無法自法修復,陰陽不平衡,
就是失調狀況,
就是自律神經失調了。
.
以上,
與你分享 6/02 演講的部分內容。🙏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