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
先來講一個很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棉花糖實驗」。
.
研究者找來一群4歲的小朋友,請他們待在一個房間裡。
首先,會給小朋友1顆棉花糖,然後告訴他們說:「這1顆棉花糖是給你的。我會先離開房間15分鐘,等一下再回來,如果你沒有吃掉棉花糖的話,我會再給你1顆棉花糖。」
然後研究者會先離開房間,觀察小朋友在這段時間做些什麼。
15分鐘,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很漫長的,而且旁邊並沒有人會提醒小朋友不要吃。
.
你呢?你會馬上吃掉現有的棉花糖?還是忍受這個15分鐘,得到更多的棉花糖?
.
腦子喜歡立刻滿足,馬上吃掉棉花糖,立刻吃得開心、覺得滿足;
但是,腦子也知道,如果可以忍耐15分鐘,就可以獲得2顆棉花糖,得到更多的開心。
.
畢竟,腦子雖然有原始動物性,但是也有升級過的人性,可以考慮比較長遠的後果。
.
話題再拉回到「自律神經失調」這個主題,
「自律神經失調」,就是自律神經失去平衡了,
生活失去平衡、消耗與恢復失去平衡,
所以如果要改善失調,就必須要能夠做到「恢復>消耗」,才能夠幫身體爭取更多的恢復。
.
可是,
因為躺著睡不著啊,那就繼續看手機、看電腦啊,
因為白天工作壓力大啊,總是需要打個遊戲、追個劇,舒壓啊,
因為半夜比較有精神啊,捨不得睡啊,
所以,
你做出了選擇啊,吃掉眼前的棉花糖吧,
當下的滿足,總是更有吸引力。
.
在一開始,腦子會很本能的,選擇立刻可以滿足的選項,
不過,這樣做並不會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升級你的腦子,
一個長期的規劃,好好睡覺、學習放鬆,都是很重要的;
做功課、做練習,掌握了關鍵,
然後你所獲得的結果,就可以改善自律神經失調,而且不再受到自律神經失調的痛苦。
.
15分鐘,對於4歲的小孩來說,就是很漫長、很漫長,
但對於你來說,你已經有太多方法可以度過這個短短的15分鐘。
.
升級你的腦子,
體驗「恢復>消耗」,
自律神經就是這樣子運作的呀。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