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恢復原則:運動篇
.
「消耗&恢復原則」,不僅是身體適用,也可以使用在個別項目。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消耗&恢復原則」與「運動」。
.
首先複習「消耗&恢復原則」:
消耗>恢復:症狀會時好時壞、症狀還會加重。
恢復>消耗:症狀會減輕、症狀會改善,並且可以避免復發。
.
所以,運動是消耗?還是恢復?
答案是:消耗。
運動既然是消耗,筋骨肌肉會消耗,就需要搭配一個休息,筋骨肌肉才會恢復彈性。
.
問:大家都說要運動,為什麼我運動了反而更累、病情更嚴重?
.
是的。運動可以促進循環、可以改善病情。
同時,要參考「消耗&恢復原則」。
如果已經生病了,睡不好,恢復不夠,勉強自己去運動,結果消耗>恢復,症狀會變得更多。
所以這時候,比較適合輕度運動。
輕度運動,輕度消耗,運動可以幫助肌肉伸展,可以幫助睡眠,增加恢復,恢復>消耗,症狀就會改善。
.
問:如果做重訓,好不好?
.
如果是恢復>消耗,例如,做重訓以後,配合深層睡眠,恢復>消耗,就是對身體的鍛鍊。
但是,
如果是消耗>恢復,例如,做重訓以後,沒辦法休息,晚睡、熬夜、睡不足夠,消耗>恢復,筋緊、肌肉痠痛就會持續累積,反過來讓身體變得不舒服。這樣子的重訓,對身體反而是不好的。
.
問:所以要怎樣選擇「運動強度」呢?
.
身體狀況好,運動強度可以高一些,消耗多一些,同時配合深層睡眠,恢復也多一些,這樣就是對身體很好的鍛鍊。
身體狀況差,最近比較累,需要多一些恢復,運動強度可以減少一些,才不會因為運動過度,結果消耗>恢復,讓身體變得更累。
.
問:什麼情況下,運動容易受傷?
.
筋骨肌肉狀態越好(筋骨很有精神),越有彈性、越有支撐力,越不會受傷,當筋骨肌肉狀態越差(筋骨已經疲倦了),肌腱、韌帶、肌肉、神經協調性越差,如果動作太大,身體來不及反應,就很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
如同身體累了需要休息,身體累了,也不適合過度運動,散步或是簡單快走,比較不會受傷。
.
消耗>恢復:肌肉痠脹疼痛,肌肉僵硬,容易運動受傷。
恢復>消耗:肌肉可以鍛鍊,肌肉更加有力,運動促進循環,身體進入正向回饋。
.
恢復原則,除了學到,還要做到。
留言回饋:
所言甚是!
因為失眠,所以清晨5:00喝點開水就出門運動,其實不知道正在消耗自己身體能量。失眠問題也未改善。
直到接受陳醫師診治及看陳醫師fb 所po的文章,才深入瞭解消耗及恢復兩者間微妙的關係。
陳醫師🙏您!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