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與恢復:容易忽略的消耗:解答篇
.
自律神經失調可以改善的,需要掌握「恢復>消耗」的生活方式。
.
有哪些活動是消耗,卻總是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呢?
.
例如:症狀本身就是消耗。
.
常常覺得頭暈、常常覺得哪裡怪怪的,但是好像又還可以。
常常覺得莫名其妙緊張,莫名情緒低落,哪裡怪怪的。
常見的句子是:「忍一下就過去了」。
這些狀況都反應了身體的不穩定,身體不穩定就是消耗。
因為,自律神經平衡的狀況下,是沒有症狀,也不需要去忍受不舒服的。
.
覺得頭暈,但是勉強上班還是可以,這些消耗還是會比較多。
.
解決方法:增加睡眠、增加恢復。
.
還有,我們常常提到到,天氣冷就是消耗,
因為人類是恆溫動物,為了維持體溫穩定,就會消耗許多能量,
所以保暖很重要,
這個是我們反覆都有提到的。
.
還有一些,習以為常的活動,也會變成消耗。
怎麼說呢?
在沒有失調之前,
很晚了,還跟朋友聊天,聊到很累,就去睡了,
很晚了,還在使用手機,用到很累,就去睡了,
或者是,吃了什麼東西太撐了,睡覺醒來隔天就沒事了,
雖然是消耗,但是身體狀況好,相對消耗就少。
.
但是,
自律神經失調以後,身體失調以後,
做同樣的事情,消耗會變成加倍,
於是乎,
很晚了,還跟朋友聊天,聊到很累,又睡不著,
很晚了,還在使用手機,用到很累,也是睡不著,
或者是,吃了什麼東西太撐了,肚子太撐睡不好、醒來還是不舒服。
.
你覺得,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但是身體失調了,效率變差了,相對的消耗就變多了。
.
常見的句子是:「跟以前都一樣啊」。
「都一樣是兩點睡啊」。
「很正常啊,跟以前吃的一樣多啊」。
但你覺得跟以前都一樣,身體的反應卻很不一樣,
說明消耗變多了,
就需要調整活動,該減少消耗了。
.
掌握「恢復>消耗」的生活方式,
症狀是會減少,或是康復的,
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可能是哪裡忽略了,歡迎留言討論。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