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的多種樣貌
.
「自律神經失調不要吃藥,靠自己運動、放鬆就可以改善」
「每天心悸、擔心,吃藥也沒什麼用」
「吃藥讓我相對穩定,生活比較安定」
「我換了工作就改善了」
「我沒有辦法不工作,新主管對我很有意見」
「本來以為退休會比較好,結果還是睡不著」
「還是很容易心慌,這個病到底還要多久才會好」
「怎麼會怕搭火車?忍一下就過去了啊」
「很容易緊張,一緊張就心慌」
「還是無法集中注意力,頭暈、呼吸不順」
「感覺症狀快來了,先吃個鎮靜劑會比較好」
「緊張來了,趕緊轉移注意力就沒事」
「恐慌來了,根本沒辦法轉移注意力,一直很焦慮」
……等等等。
.
關於自律神經失調,
會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敘述,
如果仔細一看,
還會有不少「互相矛盾」的組合。
.
這是因為,
雖然都是叫做「自律神經失調」,
每個人卻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
自律神經一定跟壓力反應有關係,
然而壓力是很主觀的。
.
每個人的個性,
生活、
習慣、
喜好、
信念,
每個人的失調程度,
並不完全相同的。
.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個很大的集合,
什麼狀況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其他網友的狀況,可以參考,未必一致,
網友給的建議可以參考,或許有幫助、或許沒有幫助,
有人吃了什麼藥有什麼副作用,
不見得也會有相同副作用。
.
就好像光線照到物體,會產生影子,
因為物體的不同形狀,
影子也就呈現出不同形狀,
有人說:圓形影子才是對的,三角型影子是不對的,
沒有這種事,
我們要認識光線與物體之間的關係。
.
影子的形狀會有各種不同,
但是,物體擋在光線,就是會產生影子的,
這就是光線與影子的關係。
.
雖然自律神經的表現有多種樣貌,
然而,
自律神經的運作原則,
主要就是那一套,
就是參考消耗與恢復原則。
.
面對自律神經失調的多種樣貌,
還是這句話,
生活中,你做了哪些調整,來增加恢復,減少消耗呢?
精選留言
@葉淑珍
罹患自律神經失調後,才真正看清楚自己生活步調的本來面目。
當然遵照醫囑服藥安定睡眠,是首要條件,讓身體逐漸恢復,穩定心緒。
LOHAS樂活,這個曾經很熟悉的字眼,突然湧現在心頭上。放慢生活步調、減緩學習課程、多接近大自然、曬太陽、運動伸展肢體等等,都是我療癒身心的好方法。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