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討論事情容易情緒化
.
我們已經知道,
如果到了晚上想睡了卻無法入睡,
就是因為身體還處在交感活動,
例如說:
睡前跟兄弟姐妹在電話討論了爸媽的一些事情,
睡前跟另一半討論了一些事情,
當身體又切換到交感活動,
如果要讓身體切換回到副交感模式,
又需要一些時間,
於是就變得不好入睡、影響了睡眠。
.
為什麼總是在半夜才要討論事情呢?
.
因為白天大家各忙各的事情,
只有等到半夜了,
才找到機會講話。
.
為什麼半夜討論事情容易情緒化呢?
.
因為大家都累了,
「累了就沒有耐心」,
累了就容易採取戰鬥狀態,
一方如果處於戰鬥狀態,
另外一方也容易進入防禦狀態,
只要一方有情緒上來,
另外一方的情緒也會跟著上來,
容易變成「對抗模式」,
而不是合作模式。
.
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
首先問問自己,
你要講的事情有很重要嗎?
如果沒有很重要,
那就放著明天再講吧。
.
如果到了明天,
忘記了呢?
說明它還真的不重要。
.
因為現在都半夜了,都要休息了,
休息時刻,比較重要的是副交感、
比較重要的是睡覺。
.
如果是很重要的事情,
那絕對不是睡前5分鐘可以搞定,
既然是重要的事情,
就必須找一個重要的時間來討論,
那麼,
就先用紙筆記錄一下以免忘記。
.
如果一方總是說,白天也是忙到沒時間來討論,
那麼,
比討論事情更重要的是,
這一段關係到底怎麼了?
關係有了什麼變化?
.
沒時間通常並不是真的沒時間,
而是不想把時間花在對方身上,
畢竟像郭台銘這麼忙碌,
這麼沒時間,
還是可以找得出時間上廁所的。
.
如果已經半夜了,
還是討論了事情,
情緒也上來了,
那該怎麼辦呢?
.
既然又進入交感模式,
會進入胡思亂想模式,
短時間是睡不著了,
還是相同的原則:
觀察+紀錄,
記錄就好,可以避免情緒再擴散,
然後找一個時間再來思考、再來消化。
.
最後一個問題是:
半夜討論事情容易情緒化,
所以要睡覺了,最好就不要說話嗎?
.
這麼問,
表示沒有掌握自律神經的原則喔。
.
睡覺前,就是要切換到副交感模式,
所以你們的說話,
如果是輕鬆模式、放鬆模式,
也就是副交感模式,
那就是可以幫助睡眠的啊。
所謂應用之妙,存乎一心是也。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