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時鐘25小時
.
大家都知道,一天是24小時,
依照規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體也是白天醒來有活力,晚上累了想休息,
這樣來說,
人體的生理時鐘,應該也就是一天24小時吧。
.
結果有人去測量,發現生理時鐘是25小時。
.
當然,必須安排在特殊情況下,
才能測量人體自身的生理時鐘。
科學家找了受試者,待在完全「沒有時間線索」的地方,
再請這些受試者,憑著自己的感覺來活動,
覺得應該是吃飯時間,就吃飯,
覺得應該是睡覺時間,就去睡覺,
經過一段時間後,
這些受試者,
就照著自己的內在生理時鐘來生活,
結果發現,
人體的生理時鐘,大約是25小時,
而不是我們預期的24小時。
.
所以,人體生理時鐘是25小時,
足足比一天24小時還多出1個小時,
為什麼會毫無感覺呢?
到底,人體生理時鐘是在什麼情況下被修正的呢?
.
答案就是:「太陽」。
.
人體就是靠太陽做修正,
日出以後,就是白天,
太陽下山,就是晚上。
.
所以正常情況下,
例如古代的人的生活環境,沒有高樓大廈,
隨時都有機會看到日出日落,
人體的生理時鐘幾乎天天都被太陽效正,
無法察覺到生理時鐘並不是24小時。
.
至於為什麼這樣設計生理時鐘=25小時?
並不知道。
有人提議說,也許古代人居住的地球自轉一天=25小時,
所以生理時鐘才會是25小時,
實際上,地球是越轉越慢,
所以更早之前,地球自轉一周是少於24小時的,
有科學家推算 1.4 億年前,地球一天平均只有 18 小時。
.
當然也有科學家用新的方法測量,
認為人體生理時鐘並沒有到25小時這麼長,
大約也是比24小時多一些,
大概多10分鐘到30分鐘之間。
.
本篇重點:
人體內建生理時鐘,
生理時鐘比起一天24小時還多,
但是生理時鐘會受到「太陽」調控,
所以可以維持一天24小時的生活節奏,
正是那句話: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所以,如何利用這個知識點呢?
就是善用太陽光的線索,
每天早晨照一照太陽,
把生理時鐘調整為白天,白天屬於陽,屬於活動,
等到傍晚,太陽下山,
慢慢把活動減緩下來,晚上屬於陰,屬於休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白天活動,晚上休息。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