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憂鬱症:一般腦與憂鬱腦

認識憂鬱症:一般腦與憂鬱腦
.
只要提到「憂鬱症」,
立即就會聯想到:「憂鬱症」和「憂鬱」是2個不同的概念。
.
每個人都會有「憂鬱」的情緒,
但不會變成「憂鬱症」,
因為「憂鬱症」是腦子生病了,
「憂鬱症」一定會有「憂鬱」的情緒,
除此之外,還會有「疲累」感,
因為是腦子生病了,很難從「疲累」的狀態恢復過來,就會持續有著「憂鬱」的情緒。
.
我們可以用「一般腦」與「憂鬱腦」的概念,來理解憂鬱症。
.
每個人都有一個腦子,腦子關乎情緒、認知、行為的相關功能。
一般情況下,腦子處在「一般腦」的狀態,
但是腦子當機的時候,就會進入「憂鬱腦」的狀態。
.
每個人都會有「憂鬱」情緒,
也就是說,「一般腦」的狀態,也會出現憂鬱情緒喔,
因為我們說過,憂鬱情緒,是腦子內建基本情緒,
憂鬱情緒就是很多情緒中的一種,情緒本身是訊號。
.
那麼,「憂鬱腦」的憂鬱情緒,表現是什麼樣子呢?
「憂鬱腦」是有點腦子當機的狀態,
因此,處裡憂鬱情緒,就會是有點當機的狀態,
例如,會放大憂鬱情緒,
把「一般腦」的憂鬱情緒放大一倍、放大兩倍,就會變得非常非常憂鬱,
例如,會關掉其他正向情緒,
結果就是腦子裡想的都是憂鬱的事情,
回憶過去,痛苦的相思旺不了,都是憂鬱的記憶,
想要轉移注意力,轉來轉去,還是滿滿的憂鬱。
.
因為,「憂鬱腦」的狀態,是腦子當機的狀態,就無法好好運轉。
.
然後,「一般腦」與「當機腦」並不是截然二分的,它們是比例關係。
.
#基本狀態
一般腦:憂鬱腦=9:1,普通人有時也會陷入憂鬱腦狀態,但是相對輕微,可能就累了,不想了,去睡了,就恢復了。
.
#輕度憂鬱症
一般腦:憂鬱腦=8:2,腦子輕度當機的時候,腦子的憂鬱情緒就會變得更多,變得憂鬱,變得疲累。
一般人通常恢復能力還沒被破壞,所以能睡個覺,恢復>消耗,深層睡眠可以改善腦神經,就會回到基本狀態了。
.
#中度憂鬱症
一般腦:憂鬱腦=6:4,腦子已經不好使了,憂鬱情緒更多、更強烈,回想的記憶都是憂鬱的,想的唸的盼的望的,都是憂鬱。
如果睡眠更差,要恢復就會花上更多時間。
.
憂鬱腦,是一種腦子當機的狀態,都會腦子累了有關,
一般人腦子累了,也會進入當機腦狀態,
如果已經常常都是進入當機腦,又缺少恢復,症狀就會反反覆覆,
處於當機腦狀態,又勉強自己做事,就會是更多的消耗,效率差,又更憂鬱、更無力。
.
如果已經進入「6:4」的狀態,甚至是「5:5」以上的狀態,
因為是腦子的生理功能,變成腦子當機的狀態,
靠著正念、靠著轉移注意力、都不好使了,
很難靠自己好,會拖很久,
關鍵是需要從生理方面來協助改善當機腦,
服藥是必須的,
如果服藥可以改善當機腦,就會比較快恢復。
.
只是如果進入「6:4」的狀態,說明腦子已經當機一段時間了,
通常都需要較長的時間改善當機狀態,
需要時間配合服藥、調整藥物,慢慢改善。
.
如果期待吃藥以後馬上從「6:4」回復到「9:1」,
通常這種事不會發生,
少數人會發生,那就恭喜你。
.
比較常見的過程,是從「6:4」、進步到「7:3」、進步到「8:2」、甚至是「7.5:2.5」,時好時壞,有時又退回到「7:3」。
.
掌握原則,可以做到縮短療程,避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