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的人會有憂鬱症嗎?
初版:#2018-0117
我們常常聽到,
「你就是太負向了,才會得憂鬱症?」
所以只要保持樂觀,
保持正向思考,
就不會得憂鬱症嗎?
這個問題,
就要回到,
憂鬱症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我們可以一再地複習:
憂鬱症的重點不是在憂鬱,而是「症」,
是一種「生病」的狀態,
憂鬱症的重點是那個「症」、是一種生病狀態。
憂鬱症的重點是那個「症」、是一種生病狀態。
憂鬱症的重點是那個「症」、是一種生病狀態。
所以,
如果有人問:
「樂觀的人也會憂鬱症嗎?」
就好像在問:
「樂觀的人也會肚子痛拉肚子嗎?」
「樂觀的人也會感冒嗎?」
「樂觀的人也會扭到腳踝嗎?」
「樂觀的人也會痔瘡嗎?」
答案是:「會」。
對,憂鬱症是一種生病狀態,
樂觀的人當然也會生病,
那麼,樂觀的人如果有憂鬱症,
會是什麼樣的狀態,
還記得電視頻道的比喻嗎?
樂觀的人也有負向頻道,
當憂鬱症,生病的時候,
正向頻道會關掉、不見了,
只剩下負向頻道,
所以樂觀的人得了憂鬱症,
也會覺得很莫名其妙,
怎麼之前的快樂也不見了、消失了?
(因為頻道被關掉了)
也會一直有負向思考,
(因為一直播放負向頻道,而且還關不掉)。
既然樂觀的人對憂鬱症也不能免疫,
那麼保持樂觀有什麼用呢?
答:有用。
回到電視頻道的比喻,
憂鬱症是一種生病狀態,
正向頻道被關掉了,
所以這時候要靠正向思考來改善,非常困難;
就好像肚子痛拉肚子的人,
就是要修養、要注意飲食,
讓身體能夠修復胃腸,
我們不會這樣要求:
「你就是對自己沒信心,才會肚子痛!」
「不要怕吃飯,要靠意志力,克服肚子痛!」
反而是修好頻道了,
正向頻道恢復播放了,
就很容易使用正向思考能力了,
所以樂觀的人也會有憂鬱症,
然後,
樂觀的人如果治療後,恢復的速度會比較快。
如果下次又聽到這樣的句型,
「你就是怎樣怎樣,才會憂鬱症。」
你就把憂鬱症替代成「痔瘡」、「肚子痛」、「感冒」,
然後看聽起來合不合理。
「你就是太鑽牛角尖才會痔瘡啦!」
「你就是常常負向思考才會肚子痛啦!」
「你就是沒有好好照顧自己才會感冒啦!」
這樣看起來,
好像第三句話勉強可以成立。
總結來說:
1. 憂鬱「症」是一種生病狀態,放著不會自己好,需要治療。
2. 憂鬱症的很多表現不能直觀地用心情不好來解釋,我們需要更瞭解這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