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吃藥or不吃藥的參考原則

IMG_1091

#吃藥或者不吃藥
#治療以穩定為原則 (延伸閱讀: 治療以「穩定」為原則)
#求穩定更重要

判斷吃藥or不吃藥的參考原則
.
關於自律神經失調,要不要吃西藥,
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
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就是容易擔心、容易緊張,就是會去注意那些不好的方面。
身體不穩定,身體不舒服,心理受影響,結果更擔心,心理更緊張,影響身體,結果身體不穩定,身體更不舒服,進入一種負向循環。
.
那麼,就看醫師吃西藥,幫忙改善症狀好嗎?
.
可是,吃西藥會不會上癮?
可是,吃西藥會戒不掉?
可是,吃西藥會越吃越重。
可是,吃西藥會更不舒服啊。
.
有這樣的反應,很合理,因為就是會擔心嘛!
.
那麼,還是不要吃西藥好了,學習放鬆的方法,練習腹式呼吸也可以啊。
.
可是,怎麼還是會一直頭暈、心慌、吸不到空氣?
可是,還是一直都睡不著啊!
可是,怎麼做腹式呼吸還是很焦慮啊。
可是,
.
有這樣的反應,也是很合理的,因為就是不舒服啊!
.
那麼,怎麼辦呢?吃西藥也會不舒服,不吃西藥也會不舒服。
怎樣做都不對啊。
.
面對它,接受它,這就是自律神經失調啊。
可是,還是要解決問題啊,怎麼辦呢?
.
好的,我們要學習一個參考原則,作為依循的標準,
既然是「自律神經失調」,
如果恢復正常了,就是「自律神經協調」、就是「平衡」、就是「穩定」,
是的,
參考原則,就是「穩定」,
你做的選擇,能不能夠讓身體更穩定?
.
如果「不吃藥」,能夠讓身體穩定,
你可以規劃你的睡眠時間,增加更多的恢復,
你可以調整你的生活方式,增加更多的恢復,
你可以練習放鬆的方法,增加更多的恢復,
這樣的話,可以讓身體穩定,這就是一個好的方向,
那就可以「不吃藥」,因為你可以「穩定」。
.
如果「吃藥」,能夠讓身體穩定,
比較能夠睡覺,能夠休息,增加更多的恢復,
心情起伏比較不會太大,增加更多的恢復,
各種身體不舒服比較減少,心悸較少、胸悶較少,增加更多的恢復,
可以讓身體穩定,這就是一個好的方向,
這樣的話,現階段需要「吃藥」,因為你可以「穩定」。
.
判斷「吃藥」或者「不吃藥」的參考原則:
哪一個,可以讓身體「穩定」,
能夠穩定,才有機會「自律神經平衡」、「自律神經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