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緊張體質:是遺傳,但不是一定
.
首先來講一個故事,
有一個家裡,住著有一對兄弟,哥哥抽菸,弟弟不抽菸。鄰居就很好奇啊,同樣的爸媽、同樣的家庭環境,為什麼兩兄弟可以那麼不同,哥哥就是要抽菸,弟弟完全不抽菸。
有一天,有一位鄰居就去問啦,問哥哥:「你為什麼就是要抽菸呢?」哥哥說:「喔,因為爸爸總是抽菸,我有樣學樣,就會抽菸。」
鄰居又問弟弟:「你為什麼都不抽菸呢?」弟弟說:「喔,因為爸爸總是抽菸,我就不喜歡,就不抽菸。」
.
所以,雖然有遺傳因素,但是並不代表有遺傳,就一定得怎樣怎樣。緊張體質當然有遺傳因素,但是有「遺傳」因素,不代表你「一定」就是一輩子緊張體質。
.
要怎麼改善自己的緊張體質呢?觀察別人,也看看自己。
.
既然有緊張體質,那麼家裡是爸爸、還是媽媽,有緊張體質?從小到大,你觀察到他們哪些反應是緊張體質?你能夠分辨的出來他們正在緊張嗎?他們也知道自己在緊張?還是覺得這不是緊張?
.
再來,你有兄弟姊妹嗎?你的兄弟姊妹們,哪一位比你更緊張?哪一位反而是看起來是不緊張的?這個現象很有趣,同一個家庭裡,如果有一位小孩很緊張的,另外一位小孩相對會顯得很散漫,你家裡也有這種情形嗎?
.
更進一步來看,你已經有小孩了嗎?你的小孩是不是也跟你一樣容易緊張呢?如果你有兩個以上的小孩,觀察看看,哪一位小孩比較緊張?哪一位比較散漫?
.
緊張體質既然是一種行為反應傾向,當然是可以改變的,緊張體質是遺傳,但不是一定就得要活得很緊張。
.
要怎麼改善自己的緊張體質呢?需要自我覺察。
比如說,如果你看到媽媽有某些行為就是在緊張,那麼,你問問自己,在同樣的情境下,你是不是也會跟著做出緊張的反應,還是你可以做出不同的反應呢?你周圍的親友之中,有沒有誰是屬於不會緊張的,那他們在同樣的情境下,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呢?
.
看看自己,觀察別人,也做出改變調整。
.
今天的練習題,不寫自己,要寫別人,
你的爸爸或媽媽,誰比較緊張呢?
請在留言區,寫下一件你記得的家裡的人做過最緊張的事,與大家分享。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