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緊張總是很快,常常不曉得在緊張什麼?

IMG_2019-1121.jpg為什麼緊張總是很快,常常不曉得在緊張什麼?
.
這是很多人的共同經驗。
.
遇到事情,很快就緊張起來,可是,如果事後問問自己,真的有那麼嚴重嗎?需要那麼緊張嗎?又覺得好像還好而已。
.
為什麼緊張總是很快?卻又不曉得在緊張什麼?
.
一樣的,我們還是要請到原始人出來做示範。
.
假設有這樣的情境,一個原始人,走在荒郊野外,突然發現樹林後面好像有一團黑影,原始人會有什麼反應?
選項A:進入緊張狀態
選項B:沒事兒、沒事兒、繼續走
.
結果,狀況A,原來那團黑影是一棵大石頭,
選項A:原來是大石頭啊,沒事了,解除緊張狀態。
選項B:原來是大石頭啊,本來就沒事啊。
.
在狀況A,選項A或選項B,都平安無事。不緊張,沒事:緊張呢?也沒事。
.
現在換一個狀況B,原來那團黑影是一隻黑熊,
選項A:原來是大黑熊啊、危險,快跑,解張狀態讓原始人順利逃走了。
選項B:原來是大黑熊啊、啊、反應來不及,被大黑熊吃掉了。
.
在狀況B,選項A或選項B,產生非常大不同,緊張的,活了下來;不緊張,很有事,就這樣基因就結束了。
.
所以,不管是狀況A或是狀況B,原始人做出選項A,就是進入緊張狀態,都比較有機會活下來。活下來的代價,就是常常容易進入緊張模式。
.
更進一步,如果原始人看到一團黑影,原始人需要繼續留在原地、或是繼續向前走,去確認這團黑影是大石頭或是大黑熊嗎?
.
並不需要,為了更加安全,先拔腿就跑,跑了再說,因為不管是大石頭、還是大黑熊,只要跑走了,就安全了。至於那一團黑影是什麼,可能原始人都沒有機會知道了,但是這並沒有關係,因為原始人現在都已經安全了啊。
.
我們說過,情緒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讓人「活下來」。
.
能夠活下來,比弄清楚黑影是什麼東西,還要重要,雖然弄不清楚,先跑再說,這是本能反應。
.
好的,藉由上面的故事,你就會知道,現代人的腦子的反應,跟原始人還是同樣的。
.
所以,遇到「覺得危險」的情境,總是很快進入選項A,緊張狀態,就是想要趕快逃離,腦子有一個衝動就是要逃走,至於那些「可能危險」的情境,是真的危險呢?或者根本沒有危險,就根本不會知道了。
.
所以,緊張總是很快、常常也不曉得在緊張什麼?這是本能反應。腦子天生內建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