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想法寫下來:學習消除 “擴大解釋"
.
今天的文章,我們會繼續討論「擴大解釋」。
.
例如:當你設定:「我一心悸就會不舒服,整天都會心悸。」
於是乎,如果整天都會心悸,當然整天都會不舒服。
但是,會整天從早上到晚上都一直心悸嗎?
.
把想法寫下來,這是第一步,
接著,我們需要下一步,
需要更具體的敘述,
如果是心悸就會不舒服,那麼,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會出現心悸呢?
.
例如這樣詳細區分:
一早起來就會心悸嗎?
吃過早餐會心悸嗎?
中午前會心悸嗎?
如果午睡休息過後會心悸嗎?
下午的時候會心悸嗎?
下班回家的時候會心悸嗎?
睡覺前會心悸嗎?
放假休息在家會心悸嗎?
.
腦子常常會「擴大解釋」,
所以只要有不舒服,就會覺得常常不舒服,會覺得一整天都不舒服,
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可能並不會到一整天,
可能一早起來還好,
可能吃過早餐時候還好,
可能放假那天有睡飽就還好,
.
所以,如果改成,
發現身體又出現心悸的時候,
記錄一下,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出現了心悸。
可能發現,
並不會整天都心悸,
而是中午前會心悸,
而是傍晚時候心悸,
如果睡得好那一天就不會有心悸。
.
那麼,就要把這段句子:「我心悸就會不舒服,整天都會心悸。」
修改成:
「我心悸就會不舒服,我發現,常常是中午前心悸、還有傍晚時候心悸,睡得好就不會心悸。」
.
這兩句話,描述的狀況並不相同。
.
前面一句話,
讓你覺得「只要」出現心悸就會不舒服,身體總是不舒服。
.
後面這句話,
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整天心悸,症狀會不會出現,是有原因的,例如太累的時候,太餓的時候,都比較會有症狀。
而後面這句話,
能夠提供更多的自我覺察,更能夠讓我們瞭解身體怎麼了。
.
把想法寫下來,
還要學習仔細觀察,
學習消除「擴大解釋」的影響。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