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恢復原則:感冒篇
.
雖然我們的主題放在「自律神經失調」,
然而,「消耗&恢復」原則,
是一個可以廣泛運用的原則。
.
例如感冒,
這可能是很多人的經驗,
就是一開始有一個嚴重的感冒,
喉嚨很痛、很不舒服,
後來可能吃了西藥,
症狀減輕了,
但是一直都好不了,
你說症狀很嚴重嗎?也不嚴重,
你說症狀好了嗎?也沒有好。
.
是的,我們可以來套用「消耗&恢復」原則。
.
因為感冒要能復原,還是需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統,
這個時候,
身體會動員免疫系統,
所以就會增加消耗,
是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感冒了要你多喝溫開水、多休息,
也是為了要減少消耗、增加恢復。
.
可是,
人身就是這麼多的不自由,
可能還要上班、
還要寫報告、
還要考試、
還有很多很多事,
身體還是一直消耗,
消耗>恢復,
身體就很難好,就會繼續感冒。
.
感冒症狀,也是消耗,
會讓你做事效率降低,
會消耗更多的能量,
有時候,感冒了,會更睡不好,
也會影響恢復。
.
這個時候,
有些人會選擇吃點西藥,
可以減輕症狀,
減輕症狀,換成「消耗&恢復」的原則,
就是減少消耗,
症狀影響變少了,
也比較能夠增加恢復,
恢復>消耗,
症狀就會改善了。
.
雖然症狀改善了,
但是症狀還不會完全好,
為什麼?
是習慣的問題。
.
因為有症狀的時候,
身體真的累,會提醒你要多休息(=恢復),
但是當症狀改善,
身體不會那麼累,
雖然知道身體還沒完全恢復,
但是已經回到舊有的生活習慣了,
每天還是2點去睡,
(這是晚睡,消耗>恢復)
每天睡不夠、
每天睡不沉、
因為身體機能也還沒完全恢復,
結果白天活動,開始恢復變多,
晚上睡眠不足,恢復不夠,
「消耗>恢復」,
症狀=持續,或是加重。
.
因此,很多時候,
感冒好了,喉嚨痛好了,
但是喉嚨緊,症狀反反覆覆,
一拖就又過去一個月的例子,
非常多,
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的也會有。
.
如果從「消耗&恢復」原則來看,這是一直「消耗>恢復」。
.
小結一下:
「消耗&恢復」原則,是可以廣泛運用的。
.
例如感冒:
消耗>恢復,感冒症狀就會持續很久、很久。
恢復>消耗,身體症狀就會復原、改善。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