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之與疾病共存:解答篇

自律神經失調之與疾病共存:解答篇
.
既然搞不定自律神經失調,
那就選擇跟自律神經失調和平共處吧。
這樣okay嗎?
.
回答要有根據。根據就是「消耗與恢復原則」。
.
複習一下。
恢復大於消耗:症狀就會改善、就會復原。
消耗大於恢復:症狀就會變多。
那麼,如果消耗等於恢復呢?就會維持在原地。
.
持續「消耗等於恢復」,
症狀就會維持在原地,
於是,症狀就會反反覆覆、就會時好時壞,
一下子就會過了好久好久。
.
維持在「消耗等於恢復」的狀態,
就是一種「與疾病共存」的狀態。
.
與疾病共存,只是共處,沒有和平共處,
因為症狀還是會時時勤出現。
.
有時候,生活就是各種沒辦法,
需要早起送小孩上學、
需要早起通勤上班、
需要各種用腦、
需要各種忙不過來、
想要各種捨不得睡、
所以總是會讓身體處在消耗的狀態。
.
可是,身體有各種消耗,就還是要看身體的各種恢復,
不要問別人怎麼辦,
關鍵是你的身體,要問的是:「你想對你的身體怎麼辦」。
.
閱讀文章:「自律神經失調:你與身體的關係
.
如果可以讓身體,減少消耗、增加恢復,
恢復大於消耗,身體可以復原,
是不用停留在「與疾病共存」的狀態的。
.
「與疾病共存」,是維持在消耗等於恢復的狀態。
.
然後,
「與疾病共存」,並不是一個穩定的狀態。
消耗等於恢復的狀態,很容易破壞。
.
只要生活過度了,
一段時間,生活中的消耗變多了,
例如家人生病住院、例如公司加班、例如天氣突然變冷,
或是一段時間,生活中的恢復變差了,
例如最近有事晚睡,例如附近施工吵雜,
消耗變多,恢復變差,
症狀就會變多、變強,又得要花上更多時間才能恢復平衡了。
.
如果選擇「與疾病共存」,
代表你的生活,是維持在消耗等於恢復的狀態,
就得要接受,身體就是常常會有各種失調狀態的,
你需要找到與自律神經失調的一個共存狀態、必須是你可以接受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