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需要穩定,穩定維持久一點
.
首先複習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原則,
就是消耗與恢復原則,
讓生活增加恢復、減少消耗,
讓身體增加恢復、減少消耗,
自律神經失調就會改善,自律神經就會穩定。
.
因此,治療以穩定為原則,
能夠讓自律神經達到穩定、達到自律神經平衡的狀態。
.
今天再延伸這個話題,
除了穩定,還要再加上時間因素。
.
如果生活中,達到增加恢復、減少消耗,
感覺自律神經失調在恢復當中了,
那麼記得,給身體更多的時間,維持在穩定的狀態。
.
例如:
吃了西藥,這兩天可以比較好睡著了,
可是,還是擔心會上癮,就決定不吃西藥,靠自己睡,
結果又睡不好了。
.
正確的作法:
既然可以較好睡,增加恢復,那就維持一段時間,
好睡眠等於好恢復,身體可以再更好。
.
例如:
最近經過治療覺得身體好多了,
可是,工作很多啊,做不完啊,
於是又開始延後到1點睡,又睡不夠,
消耗變多、恢復不夠,
症狀又開始出現了。
.
正確的作法:
既然身體改善了,還需要維持穩定一段時間。
所以工作變多了,還是謹慎評估,適度的消耗、以及適度的恢復,
避免造成消耗大於恢復的狀況。
甚至是整個過勞、身體爆掉的狀況。
.
例如:
最近經過治療覺得身體好多了,
發現前一陣子生病,許多家事都沒有做,
於是一鼓作氣,卯起來做,
然後,身體就又爆掉了,
面對症狀反反覆覆,不由得感到挫折。
.
正確的作法:
身體改善了,還需要維持穩定一段時間。
當然,身體比較有能量,可以多做一些事,
但是,記得不要把能量耗盡,
因為這些能量保留下來,是要繼續修復身體的,
修復身體,看不見,但是是更重的要,
做家事,看得到,有多少力氣做多少事,很重要。
.
如果掌握恢復大於消耗原則,
身體比較穩定了,
記得讓身體的穩定,再維持更久一點的時間,
避免症狀反反覆覆、時好時壞,
讓穩定再久一點,
不只是讓身體復原,還更可以提升身體的耐用度。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