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緊張感一個數字

給緊張感一個數字
.
各種情緒,
都是一種主觀感受,
所以彼此之間很難比較,
你認定會擔心,就是會擔心。
如果會害怕搭飛機,只是「想到」要搭飛機就很害怕了,
不過,
並不是每一個恐慌症患者都會搭飛機,
即便是恐慌症患者,
不怕搭飛機就是不怕,
你跟他說,其實很多恐慌症患者都會怕搭飛機啊!
他的回答是:不會啊,就是不會怕搭飛機。
.
雖然情緒都是主觀感受,
但是為了方便說明,
還是可以用分數,來做一個簡單的比較,
可以增進對自己得瞭解。
.
我們先給一個數字:0 到 100,
0是完全不緊張,
100是緊張到爆掉了。
.
首先,
緊張感超過100,都算是100,
因為這個數字並不是賽亞人在比較戰鬥力,
達爾的戰鬥力1000萬分,
悟空的戰鬥力3000萬分,
超級賽亞人的戰鬥力5000萬分,
對,
你可能會超級緊張、超級不舒服,
「好可怕喔!感覺緊張感達到了人生的高潮!」
100分怎麼夠?
應該有1000分!
.
好的,這種狀況一定是屬於「恐慌發作」,
恐慌發作的情況下,
要有多害怕,就有多害怕,
也是超級無敵可怕,
所以都是封頂了,最高就是100分了。
.
拿到這個100分也不是一件開心的事,
因為這表示你身體處在一個相當不舒服的狀態。
.
我們的定義是:「超過90分」,就是一個「恐慌發作」。
.
「恐慌發作」有幾個特性:
1、這是異常狀態,並不會常常發生,如果常常發生,表示你現在的身體或生活處在異常狀態。
2、這是生病狀態,很難靠自己好,必須要就醫的。
3、這是異常狀態,所以要降下來需要更多時間,每一次恐慌發作後,必須至少2個星期以上才能降下來。
.
有些人會說,
我就是常常感到恐慌,
整天恐慌,
是的,
這裡要澄清一個概念,
「恐慌」和「恐慌發作」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怎麼說呢?
「恐慌症」一定有過至少一次「恐慌發作」,
但是你持續覺得恐慌,可能還不是「恐慌症」。
.
用前面的數字來表示,
你就會更清楚了。
.
「恐慌發作」的緊張數字是>90,
「恐慌」,可能50分,就會感到恐慌,
身體的緊張感覺一直處在50分,
也是生病狀態,
也很有機會讓緊張分數衝到90分,
但是如果一直在50分、60分、70分,上下起伏,
就是覺得恐慌,
但在定義上都不屬於恐慌發作,也不屬於「恐慌症」。
.
這個只是定義問題,
基本上,
是恐慌症,或是常常覺得恐慌但不是恐慌症,
兩者都一樣不舒服。
.
接著我們要看正常狀態,
一般人的狀態,
一般人的緊張分數會是多少呢?
一般人,當然是自律神經協調,
一般人並不是完全沒有知覺,
交感神經也是會運作的,
所以緊張分數大概在20上下。
.
完全昏睡、沒有知覺,
可能緊張分數=0,
這樣好嗎?非常不好,
如果遇到危險,是沒辦法避開危險的。
.
所以下次如果有人說:「我希望可以做到完全不緊張。」
也就是期望緊張分數=0
這是辦不到的。
你可以修改一下期望,
「我希望我的緊張分數可以調整為20。」
這是可以做到的。
.
好的,有人會說,
我就是有「緊張體質」,
容易緊張,
從緊張分數來看,
代表什麼意思?
可能你的基本的緊張分數,就等於30分、或是35分,
.
假設緊張分數達到40分,
身體會有緊張反應,
現在,
假設現在有一件事,緊張分數=10分,
張三是屬於「緊張體質」的人,平時緊張分數=30分,
30+10=40
所以遇上這件是,張三就會緊張了,
另外一個人是李四,
李四平時不緊張,平時緊張分數=20分,
20+10=30 <40
所以李四還是可以輕鬆搞定這件事。
.
現在給你一到情境題:
張三跟你抱怨,
以前喝咖啡都沒事,
為什麼最近喝咖啡都會心悸、好緊張?
我都不敢喝咖啡了。
.
請你使用緊張分數的概念,
來解釋張三的狀況:
.
A、這杯咖啡緊張分數=40,一喝就爆表,肯定緊張
B、張三現在是神經失調,緊張分數=30+喝了咖啡10=40,所以會緊張
C、要靠意志力克服,習慣喝咖啡,緊張分數就會從10分變成5分,就不會緊張了
D、喝咖啡會心悸是心理作用,轉移注意力就不會心悸
E、好的咖啡是不會緊張的,緊張分數=0,推薦你麝香咖啡
F、其他
.
請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
(建議格式=選項+理由一句話)


前往自律神FB 閱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