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答客問 1106
.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敘述A:我都沒精神。
分析:沒辦法知道發生什麼事。
.
敘述B:我都有正常睡,醒來沒精神。
分析:
矛盾現象。睡得好、應該有精神,睡不好、就會沒精神。
醒來沒精神,應該是睡不好,所以這裡的正常睡,可能是你習慣這樣睡、你覺得正常,但是從結果來看,睡眠習慣是不好的。
.
敘述C:我是正常時間1點睡到9點,睡8個小時,醒來沒精神。
分析:具體情況,可以具體分析了。
1點睡到9點,的確是睡8個小時,
但是,1點睡到9點,並不是正常時間,超過11點就算晚睡,晚睡品質會睡得比較淺,雖然睡8個小時,充電效率不夠,於是醒來沒精神。
解開謎題了。
.
#留言1
醫生想請問自從五個月前恐慌症發作,慢慢吃藥調養到現在有比較穩定(比較不容易緊張跟焦慮),睡眠也還算正常跟規律, 但有時候還是會突然暈一下,很像是突然斷線的感覺,想請問是吃抗焦慮藥的原因嗎?有辦法避免嗎?
.
補充提問:
請補充:
1、「有時候還是會突然暈一下,很像是突然斷線的感覺」,請問觀察到都是什麼時候會出現?
2、恢復>消耗,症狀會改善,所以你提到「睡眠也還算正常跟規律」,我們需要詳細評估睡眠:一般來說,是幾點睡到幾點?中間會醒來嗎?醒來多久可再睡著?會作夢嗎?會作緊張的夢嗎?醒來有精神嗎?
.
補充內容:
通常會在午餐過後或是晚餐後傍晚比較容易發生
平常睡眠時間是 1:00 ~ 9:00 起床,中間不太會醒來,但每天都會做夢,醒來後也會有印象,通常是日常的夢、不會緊張。醒來後會覺得有睡飽,但會有點小昏昏的,起床曬個太陽活動一下就會比較有活力了~
很常吃完午餐會特別想睡也會盡量睡午覺,但午覺都很淺眠,醒來後感覺沒什麼休息到 XD
.
#回答1
這是症狀有改善了,但還沒有完全好。
.
雖然說:「睡眠也還算正常跟規律」,
但是如果詳細評估,睡眠是1點到9點,雖然規律但是並不正常,
需要注意「睡眠的絕對時間」,可以增加恢復,達到康復。
.
「有時候還是會突然暈一下」,
表示身體還不穩定,
「午餐過後會出現」,是因為血液從頭部跑到胃部去,頭部缺血,
可能跟吃飯吃太多、吃太趕有觀。
「晚餐後傍晚比較容易發生」,跟身體疲累有觀,身體疲累也比較會出現症狀。
.
閱讀文章:「睡眠狀況的自我評估」
https://mednote.blog/2020/04/19/1559138217598174/
.
問讀文章:「睡眠的絕對時間」
https://mednote.blog/2020/08/10/1659393637572631/
.
閱讀文章:「深層睡眠的方法:解答篇」
https://mednote.blog/2021/02/20/1826152787563381/
.
問讀文章:「白天睡覺和晚上睡覺,非常不一樣」
https://mednote.blog/2020/05/29/1594835234028472/
.
.
.
#留言2
謝謝醫生,我總是覺得自己已經好了,但是想法還是會揮之不去,例如,要和重要的人一起吃飯,出門,腦中浮現出自己會不會昏倒的畫面(但從沒有發生過),想問醫生,是否有辦法改變自己的想法呢?謝謝醫生。
.
補充提問:
你提到「和重要的人一起吃飯,出門,腦中浮現出自己會不會昏倒的畫面(但從沒有發生過)」,也就是說,「想法不等於事實」,繼續想下去的話,如果昏倒的話會怎樣?「最不想要發生的情況」是什麼?你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想法,你覺得改變成發生什麼情況是「比較可能的」呢?請補充。
.
補充內容:
謝謝醫生!如果昏倒的話,就會感覺很糗之類的奇怪的想法,我想是因為曾經恐慌發作過坐過救護車,那時候的陰影一直浮現。「最不想發生的情況」就是與重要人物出去的時候,不要昏倒了,也不希望身體真的有什麼問題!我希望我可以慢慢地去接受這些事情,了解到這一切根本不會發生
.
#回答2
想法就是一個想法,想法不等於事實。
想法不受控制,能控制的注意力。
所以,能夠練習的,是觀察你的各種想法。把想法寫下來。
.
藉著這次提問,整理了關於「改變緊張想法」的文章。
.
閱讀文章:「緊張習慣的形成:我說后里你說蟹」
https://mednote.blog/2019/12/04/1396506910527973/
.
閱讀文章:「自我覺察:把想法寫下來」
https://mednote.blog/2019/12/06/1398712636974067/
.
閱讀文章:「把想法寫下來:仔細觀察 “擴大解釋" 」
https://mednote.blog/2019/12/07/1399130656932265/
.
閱讀文章:「把想法寫下來:學習消除 “擴大解釋" 」
https://mednote.blog/2019/12/08/1399131213598876/
.
閱讀文章:「自我覺察:不能只是想想看、時常練習做做看」
https://mednote.blog/2019/12/18/1412300458948618/
.
閱讀文章:「面對緊張步驟1:把緊張寫下來」
https://mednote.blog/2019/12/05/1396880727157258/
.
閱讀文章:「面對緊張步驟2:找出原本的情境」
https://mednote.blog/2019/12/09/1402177463294251/
.
閱讀文章:「面對緊張步驟3:尋找替代反應」
https://mednote.blog/2019/12/14/1407835669395097/
.
閱讀文章:「面對緊張步驟4:設計驚喜反應」
https://mednote.blog/2019/12/16/1409961995849131/
.
閱讀文章:「面對緊張步驟5:挑選你的想法」
https://mednote.blog/2019/12/19/1413396235505707/
.
閱讀文章:「自我覺察之外掛6個字:「我有一個想法」
https://mednote.blog/2019/12/17/1411308472381150/
.
.
.
#留言3
陳醫師好,我有重鬱症合併焦慮症,最近很容易緊張焦慮,特別是預期性焦慮,老是在想還沒發生的,搞的自己每天都很緊張,過的很累,晚上也睡不好,消耗自己很多能量,也影響我做決定的能力,做決定ㄧ直猶豫不決,無法果斷,有在服用藥物看醫生,不知道我要怎麼做才可以改善這些讓我很困擾的問題?謝謝陳醫師
.
補充提問:
你好,改善的原則就是「恢復>消耗」原則。增加恢復,減少消耗。請補充:
1、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是持續的消耗?你可以怎樣調整生活來減少消耗?
2、另外,最主要的恢復就是睡眠,你有做哪些調整來改善睡眠,增加恢復?
.
補充內容:
陳醫師您好1.各種生活上的壓力、焦慮、猶豫持續我的消耗2.睡前聽音樂,腹式呼吸來想改善睡眠,增加恢復
.
#回答3
改善的原則就是「恢復>消耗」原則。
生活中,
你有做哪些調整來改善睡眠,增加恢復?
你可以怎樣調整生活來減少消耗?
.
詳細觀察並紀錄生活中的消耗與恢復,
具體情況,才能具體分析。
.
瞭解消耗與恢復原則。
確實做到「恢復>消耗」。
.
失調會好的。
.
閱讀文章:「失調會好的:答客問」
https://mednote.blog/2021/11/03/2018883948290263/
.
.
.
#留言4
請問自律神經失調,會影響到氣管變得極度敏感嗎?稍微一點點,一點點的痰就會有些微氣管收縮,類似氣喘的狀況。已經這樣半年了,吃中藥快要一年,一直沒辦法完全改善。
.
補充提問:沒有提問。
.
#回答4
「氣管極度敏感,一點點的痰就會有些微氣管收縮,類似氣喘的狀況」,
並不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症狀。
.
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症狀,
是喉嚨怪怪的,喉嚨緊緊的,感覺喉嚨有東西,吸氣較悶,覺得吸不到空氣。
.
如果之前是氣喘體質,或者曾經有過氣喘發作,
可能就會因為喉嚨怪怪的,引起類似氣喘的感覺,但並不是氣喘。
.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就是時好時壞,一下子就過去很久,
要改善的話,需要掌握「恢復>消耗」原則。
.
閱讀文章:「自律神經失調,為什麼總是困擾很久?」
https://mednote.blog/2020/02/14/1484271461751517/
.
閱讀文章:「消耗&恢復原則:復原與復發」
https://mednote.blog/2021/01/12/1797590453752948/
.
閱讀文章:「最好的恢復是睡眠」
https://mednote.blog/2021/02/23/1828332710678722/
.
閱讀文章:「自律神經失調,需要治療多久?」
https://mednote.blog/2021/03/30/1855906141254712/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