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答客問 0212
.
#留言1
Chi Chuan Hsu
陳醫生您好,之前有去找您看診只是疫情期間又中斷了一陣子,想請問關於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最近幾個月冬天以來鼻子幾乎每天鼻塞,兩週前去看耳鼻喉科醫生說鼻黏膜腫脹開一些過敏藥給我。目前吃完兩週還是鼻塞,就在想有可能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本來就還沒好,這可能也是症狀之一(看到您的症狀整理篇有寫到),想請問醫師該如何分辨是自律神經問題(就繼續努力恢復大於消耗)還是要再去看耳鼻喉科處理鼻子過敏呢?以及不曉得有沒有建議能改善鼻塞的方法,感謝
因為鼻塞+戴口罩影響呼吸,在室內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幾乎無法久待(因為家裡比較遠路途坐捷運會累也才沒回去找您看診),可能這種無法吸到飽滿的感覺讓人容易交感神經更亢奮、也會讓人聯想到恐慌發作的感覺,所以覺得如果能減輕鼻塞可以帶來生活上更多恢復。感謝陳醫生
.
補充提問:
留言已經很詳盡了。
.
#回答1
過敏性鼻炎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
如果有過敏性鼻炎,並不一定會有自律神經失調,
反過來,自律神經失調的人,也不是一定會有過敏性鼻炎,
自律神經失調不會導致過敏性鼻炎。
.
過敏性鼻炎的相關症狀,
鼻塞、鼻子腫脹、鼻涕倒流,
的確,會讓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加重,
所以,記得要治療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也是屬於慢性病,治療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
一些過敏性鼻炎的衛教文章,也可以參考。
.
.
.
#留言2
Gisele Tso
怎麼調適又突然狀態不好的心理?
好不容易掌握恢復大於消耗一陣子(有看西醫、中醫,相關調節的運動、保健食品),夜晚睡眠慢慢好轉(家有兩寶,小的7個月,我先顧晚上,接著給老公看夜晚),結果昨晚我不小心先睡著一小時,交給老公後吃了助眠保健食品、腹式呼吸都沒睡下去,整個又恐慌起來,那種想睡無法睡又害怕睡覺的感覺又回來。加上我生病後根本聽不了嬰兒哭聲,夜晚想要好好給嬰兒睡眠訓練,卻始終無法⋯
.
補充提問:
請補充敘述,在那段做到恢復>消耗的日子裡,症狀與生活是怎樣的狀況?
.
補充內容:
症狀減輕很多,不太有恐慌、焦慮、心悸、手心冒汗、四肢發麻等,唯一就是偶有小緊張,尤其是睡不太好時。之前差的時候一天只能睡一兩小時或幾乎沒睡。稍微穩定期就是能睡兩個三小時或四個多小時+兩個小時,有時好時可以五個小時。這對有小小孩來說已經感恩了。穩定期的生活就是78點關手機,也回到家中把該做事做完,一天也只安排一兩件事,不會太累。
.
#回答2
謝謝你的觀察。
依照敘述來看,的確是符合「消耗與恢復」的。
.
恢復>消耗,症狀減輕很多。
消耗>恢復,症狀就會出現,就會緊張、焦慮。
.
再來,
自律神經平衡,是動態平衡,
消耗與恢復,每天也都會不一樣的,
有時候恢復多一些,症狀就少一些,
有時候消耗多一些,症狀就會多一些。
.
繼續閱讀:「自律神經平衡,是動態平衡」
https://mednote.blog/2021/12/16/2050955515083106/
.
就好像天氣變化,
今天下雨了,怎麼辦?
如果沒事情的話,就待在家裡不出門,
如果要出門的,就要穿雨衣或是撐雨傘,
如果一個月都一直下雨呢,怎麼辦?
消耗還是會比較多的,
就是安排生活,試著減少消耗、增加恢復,
如果放晴了,
要出門的話,當然就容易許多。
.
類似的問題像是:
「怎麼調適天氣又突然下雨的心理呢?」
試著用自己的話回答看看。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