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舉一反一、到舉一反三
.
記得以前學習成語,
是舉一反三啊,
為什麼前面幾天,是在講舉一反一?是不是少了什麼?
.
如果你有這樣的疑惑,
那就對了,
這是有一個順序過程,
必須先做到舉一反一,再來做到舉一反三,
中間步驟不能跳過。
.
首先來個複習。
.
練習例子:
⑥咬緊牙根—在無意識下咬緊牙根,於是肌肉過度緊繃的信號會傳達至大腦,變成交感神經處於優勢。
.
回答:「我是⑥」。
這是沒有幫助的。
這樣的回答,仍然只是停在原地,沒有改變的。
.
接著是「舉一」。
.
#粉絲留言
「刻意覺察發現自己睡覺時竟然是雙手緊握,平常幾乎都在聳肩和咬緊牙根狀態要刻意提醒自己放鬆」
.
發現書中的例子,自己身上也有狀況,
所以就寫下來,
寫下來,跟在腦子裡面想,是不一樣。
.
舉一之後,就是「反一」。
.
所以,那就要「刻意提醒自己放鬆」。
但是這只是一個方向,並沒有具體做法。
.
類似的例子,就像是說「周末要去台中」。
至於要怎麼去呢?
搭高鐵去台中?
坐火車去台中?
開車去台中?
做客運去台中?
「周末要去台中」,是一個方向,怎麼去,才是實際的方法。
.
所以,怎樣做到「刻意提醒自己放鬆」呢?
比如說,使用手機,
整點時候,9點、10點、11點、某逢整點就會響一下,
聽到響一下的提醒,
就會觀察自己是不是在聳肩?
就動一動肩頸,放鬆肩頸的肌肉。
.
接下來,就要講「舉一反三」了。
.
有時候,因為習慣聳肩,因為不會放鬆,不知道怎樣提醒自己,
硬要想出方法,是很難的,
但是,已經把狀況寫下來了,
就可以透過群體智慧,大家都來提供方法,
這樣,你可以採用的方法,就不會只有一種,還有很多種可行的方法。
因為每個人習慣不同,
就可以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
例如,還可以怎樣做到「刻意提醒自己放鬆」呢?
.
可以設定連結手機,
每當拿起手機要使用之前,
就先問自己,現在正在聳肩嗎?
如果在聳肩,就先動一動肩頸,然後再使用手機,
也就是說,在使用手機之前,先加上一個檢查聳肩的動作。
.
如果工作是客服需要接電話,
那就在接起電話講你好時,
同時間動一動肩頸,避免一直講電話導致肌肉好緊繃。
.
如果是在走路,又不知不覺緊繃起來,
那就看路上紅綠燈,
如果遇上紅燈停下來,停下來的時候,就動一動肩頸,
如果遇上綠燈要不要停下來?當然不要,遇上綠燈就先走過去,
走到對面的時候,先不急著趕路,先在路菸動一動肩頸。
.
如果是在學學生,上下課都會鐘響,
那麼,上課鐘響,就提醒自己動一動肩頸,
下課鐘響,還是提醒自己動一動肩頸。
.
追劇的時候,一旦進廣告,就提醒自己動一動肩頸,
廣告結束開播了,一樣提醒自己動一動肩頸。
.
總之,就是利用各種生活中的線索,「刻意提醒自己」。
.
看起來,
不只是舉一反三,
舉一反四、舉一反五、舉一反十,都可以的。
.
最後來做練習,
現在不看有線電視了,現在上網追劇,沒有廣告,
那麼,上網追劇,要怎樣刻意提醒自己動一動肩頸呢?
.
一個人提供一種方法,
十個人就提供十種方法,就更方便選擇了。
.
除了前面提供的方法之外,
關於做到「刻意提醒自己動一動肩頸」,你還有什麼方法呢?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