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舉一、再反一
.
昨天的文章是「讀書與舉一反一」,
讀書必須做到主動輸出,
就如同我們之前提過的,
「在腦子裡想」跟「把想到的寫下來」,
是兩種不同的狀態。
.
為什麼看過書,看過文章,還是沒有感覺?
因為沒有進到腦子裡面去,
文章還是文章,不懂還是不懂,
.
總是遇到某些人,會說:
「文章我都看過了,沒有用。」
「書我都看過了,沒有用。」
.
為什麼同樣的一本書、一篇文章、一個建議,
有人看了,拿去應用,覺得很有效,
有人卻沒有收穫,
文章是一樣的,
反應卻不相同。
.
怎樣知道已經懂了呢?
就是「把想到的寫下來」。
.
「把想到的寫下來」,
已經是做到舉一反一的第一步了。
.
「先舉一、再反一」。
.
下面是「先舉一」的例子。
例如:
針對⑦快食—原本在用餐時間應該會難得呈現「副交感神經亢奮」的狀態,卻因為急著吃東西而使得交感神經變活躍。
.
#粉絲留言
「我就納悶為何吃飯是放鬆,卻沒啥感到放鬆,可能是吃的速度太快,來調整一下。」
「明知道應該好好吃飯、慢慢吃飯,卻總是隨便咬幾下就吞下去,很快吃完….造成脹氣不適,連帶也使自律神經發出警報」
「之前待工廠跟著同事吃飯速度跟著加快,所以長時間下,變成很容易進食太快,變成胃突了。」
.
「先舉一」,
接著「再反一」,可以知道自己可以試著怎麼做。
.
「可能是吃的速度太快,來調整一下。」
怎樣調整?
調整成更快的速度嗎?當然不會。
可以調整吃的速度。
.
然後,就會發現,總是習慣吃很快,
「總是隨便咬幾下就吞下去」,
那麼,怎樣提醒自己,放慢吃的速度呢?
.
後面的舉例也是相同的:
「之前待工廠跟著同事吃飯速度跟著加快」,
既然是不知不覺跟著加快,
那麼,怎樣提醒自己,把吃的速度放慢呢?
.
已經「先舉一」,
接著「再反一」,你想要怎麼做呢?就可以寫下來。
.
我們可能甚至還沒看書,
光是察看目錄,就可以用來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
繼續看書:《與自律神經和諧共舞的兔子跳跳操》
擾亂自律神經的種種黑幕:
.
①氣候&人為造成的冰冷—進入冷氣房讓身體過於冷卻、人為造成的冰冷現象。
②氣壓(氣象病)—地球暖化導致的異常酷熱現象,以及急劇的氣壓變化造成自律神經發生混亂。
③眼睛受到的刺激—深夜營業的商店照明等讓眼睛受到刺激。
④肌力不足—生活太過於便利因而慢慢缺乏運動還有肌力變差。
⑤長時間工作—工作過於繁重以致於生活不規律,因此交感神經緊繃的情形異常持續。
⑥咬緊牙根—在無意識下咬緊牙根,於是肌肉過度緊繃的信號會傳達至大腦,變成交感神經處於優勢。
⑦快食—原本在用餐時間應該會難得呈現「副交感神經亢奮」的狀態,卻因為急著吃東西而使得交感神經變活躍。
⑧女性賀爾蒙—例如懷孕、生產、更年期等,出現賀爾蒙的轉變以及體質的變化。
⑨壓力—除了自己感覺得到的壓力,令人意想不到的還有「幸福壓力」。
⑩因為交感神經鍊和交感神經節分布在脊椎兩側,所以脊椎歪斜或彎曲的人,大腦與末端的訊息無法順利傳達,當脊椎彎曲角度愈大,自律神經也就愈容易失去平衡,副交感神經也難以作用。
.
最後試看看,
舉一反一的練習。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