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累很不想動
.
有時候,會出現一種狀況,
那就是覺得很累,很不想動,
聽說運動有幫助,
以前也會出門走走路,走一個小時,
但是這次就是不想動。
.
到底是真的累到不能動?
還或者只是感覺而已?覺得累,但其實是可以動的?
.
A、勉強自己動起來,強迫自己一定要出門走一個小時
B、相信自己的感覺,既然累了,就在家裡休息吧,今天就不出門走路了
.
你的選擇是什麼?
.
今天來講一個中醫學的名詞,叫做「氣鬱」。
.
氣鬱的鬱,就是憂鬱症的鬱,是同一個字,
憂鬱的、鬱悶的,一種悶住的,卡住的感覺,
因為悶住了,卡住了,
就會感覺好像沒有力氣,
什麼事也不想做。
.
但是實際上是沒有力氣嗎?並不是。
其實就是氣鬱的狀態,悶住的狀態。
.
就好像水龍頭卡住了,水出不來啊,
既然沒水,又沒辦法洗碗、也沒辦法洗澡啊,
話說如此,還是不舒服啊,
結果氣鬱打通了,水就嘩啦啦來了,
什麼嗎?根本就有水啊,就不是缺水啊,
可以洗碗也可以洗澡的。
.
如果氣鬱打通了,就會發現並非沒有元氣,
本來覺得累累的不想走路,
現在就是跟往常一樣走路走一個小時,也是okay。
.
只是,怎麼區分是因為氣鬱不想走路?還是真的累到不能走路?
.
就來一點微行動。
.
如果只是用想的,
想說自己是氣鬱而已吧,想來想去,想了很久,還是在家裡,還是很累,
但是又相信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累啊,
那麼就勉強自己出門走路一個小時吧,
可是,萬一真的沒力氣,勉強自己走路又還是不行、會不舒服?
怎麼辦?
有沒有折衷的辦法?
.
辦法是有的,就來一點微行動,
換上鞋子,出門走一小段路,就去附近500公尺的便利商店吧。
先讓自己動起來,但是不打算一定要走那麼久。
.
有時候,因為換了環境,
腦子對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就會不一樣,
如果偵測到身體疲倦,腦子就會想方設法告訴自己不要行動,以免搞得更累,
但是現在已經走出門了,已經走到附近的便利商店,
有了這些的回饋,
腦子就會重新進行評估,
如果走了這500公尺,就會累到不行,
腦子還是會告訴自己不要行動,以免搞得更累,那就決定走回家吧,
今天真的是累,真的不適合,
但是,現在已經走出門了,
腦子評估過後,發現走這500公尺也還好,繼續跟平常一樣走一小時,也是沒問題啊,
走著走著,
氣鬱就通了,感覺就沒有那麼累了。
.
因為出門走路,覺得有做了一些事,心情就更好些。
獲得正向循環。
.
而且一直待在家裡,氣鬱又會很悶,
更多的情況是,
腦力消耗和體力消耗是不一樣的,
腦子感覺累,但是其實是氣鬱,體力不累,走走路還是可以的,
結果因為不想出門走路,卻留在家裡,繼續看手機、打遊戲、追劇,
都是一些腦力消耗活動,結果使得腦力消耗更累了。
.
本來已經很累,
腦力消耗更多,又更累,
到了晚上,腦力消耗太多,但是體力消耗不夠,
結果是腦子覺得累,身體卻不夠累又睡不好,持續是惡性循環。
.
小結一下,
如果是氣鬱很不想動,
反而先做點微行動,
體力動起來,可以讓身體動起來,反而是可以促進循環。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