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交感與副交感:舉例
.
自律神經,每天都在運作,
運轉正常,沒有感覺,
運轉失調,就很有感覺、不舒服的感覺。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
都可以看見交感活動與副交感活動。
.
第一原則:陰與陽。
交感 = 陽,副交感 = 陰;
心跳快 = 交感,心跳慢 = 副交感;
動態 = 交感,靜態 = 交感;
緊張 = 交感,放鬆 = 副交感。
.
放鬆是很主觀的,
只要能覺得放鬆,都可以的,
緊張和放鬆是相反的狀態,
可以放鬆、就可以緩解緊張,
但只要一緊張,放鬆感就跑掉了。
.
所以一定要學習一套,放鬆的方法。
.
一天以內,有日出、有白天、有日落、有黑夜,
這樣構成了完整的一天,
生活也是這樣,
身體不是一直交感、或是一直副交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白天 = 活動 = 交感 = 消耗,
晚上 = 休息 = 副交感 = 恢復。
.
這就是第二原則:消耗與恢復。
.
消耗 > 恢復,就是疲倦,
消耗 < 恢復,身體才會復原。
.
如果 消耗 = 恢復 呢?
要看身體當時的狀況,
如果是無病一身輕,
每天有活動有休息,是一種平衡狀態;
如果是自律神經失調ing,
身體沒有多餘的能量來恢復,
病情就會持續ing。
.
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
就在減少消耗、增加恢復。
.
下面,用交感活動與副交感活動來解釋各種情況。
.
「把自己弄到很累就能睡。」
.
活動 = 交感 = 消耗,
當持續活動、會持續累積疲勞度,
漸漸電量不夠,
交感活動就會降下來,
會切換為副交感活動,
這就是為什麼把自己弄累了,就能睡。
.
比如說,
追劇追到很累就能睡。
打電動打到很累就能睡。
這時候,雖然進入了睡眠狀態,
但由於睡前太多腦神經活動,並沒有跟著停下來,
於是睡覺的時候,
比較淺眠、比較會作夢,
恢復效率也會比較差。
.
就是一種,有睡沒有飽的狀態。
.
再來,下一個階段是,「累了又不能睡的狀態。」
.
活動 = 交感 = 消耗,
當持續活動、會持續累積疲勞度,
漸漸電量不夠,
理論上,
交感活動降下來、副交感活動上來,
應該要能睡的,
可是,
交感活動與副交感活動壞掉了,
交感活動沒有降下來,還是處在緊張狀態,
副交感活動沒有上來,身體還是沒辦法休息。
.
解決方法是什麼?
還記得前面提到,
最好有一套,放鬆的方法。
放鬆的方法,就是啟動副交感,
很累了,很繼續把自己搞到很累,
會繼續更多的消耗,
很累了,要能夠切換到休息狀態,
切換到副交感,
睡眠就會來找你了。
.
原理就是這樣了,
然後,
這需要靠體驗學習。
.
放鬆是一種體驗,學習到了就是你的。
.
再來,
放鬆 = 休息 = 副交感,
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能力,
不是向外求,
只要找回來。
.
旅行青蛙是副交感嗎?
要看怎麼玩。
.
如果放下期待,
蛙蛙從哪裡寄來照片也可以,
蛙蛙在家或不在家也可以,
朋友說他家蛙蛙去了哪裡,
替他感到開心,
那就是副交感。
.
如果汲汲營營,
抱怨蛙蛙不出門,
抱怨蛙蛙不去稀有的地方拍照片,
抱怨朋友的蛙蛙比你強,
那就很交感了。
(今日照片:很副交感的蝸牛)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