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治療的過程,像登山
.
先想像一個場景,搭捷運,從台北車站,搭到淡水,
捷運來了,你上車,然後捷運啟動,經過一站一站,終於,抵達終點站,淡水站。
.
再來想像另外一個場景,爬山,比如說,爬七星山,
你來到登山口,然後開始走,先走一個小坡,然後,變成下坡了,再走一段路,
然後,看到山頂在那邊,感覺越走越接近山頂,怎麼,拐個彎,變成下坡,又看不見山頂了,
覺得離山頂變遠了嗎?又是一個上坡,又看到山頂了,
既然登山,應該都是往上走吧,結果,也是上坡下坡,走得很累,想說休息一下,
看一下山頂,還很遠啊,好吧,休息一下,再走,
繼續走,經過了,幾個上坡、幾個下坡,終於,登上山頂了,
山頂上,看下去,就是不一樣的風景啊。
.
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過程,
比較像是「A、捷運模式」,還是「B、登山模式」呢?
.
答: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過程,比較像是「B、登山模式」。
.
如果期望是,
吃了藥,症狀就越來越少,睡眠越來越好,精神越來越飽,
然後就,抵達終點,病就能夠治好了。
.
這樣期望,就會很失望的。
.
實際狀況是,
吃了藥,症狀好像比較少,還是時好時壞,比較減輕,可是還是會有,
睡眠,好像有比較好,如果事情多,又會睡不好,睡不好精神就不好,
還是很容易緊張,緊張就不能好好睡,漸漸發現又好像可以不緊張,比較能夠放鬆,
不小心喝到咖啡,啊,晚上又不能睡,稍微退步了,但是過兩天,又可以睡了,
做了腹式呼吸,好像覺得比較放鬆,今天做,還是沒有感覺,
怎麼治療一段時間了,還在半山腰?看不見山頂啊。
然後走一走,又很有信心,覺得都有改善。
然後,又好像迷路了,走這條路會到達山頂嗎?很懷疑啊。
.
山頂都在,如果不出發,就沒有機會抵達山頂,
出發了,就保證能夠順利抵達山頂嗎?並不見得,還有很多因素影響。
.
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過程,像是登山。
.
山頂一直都在。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