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發作的條件:虛+亢
.
複習概念:
「恐慌」和「恐慌發作」是2個不同的概念。
「恐慌」是一種情緒,有預期的擔心,
「恐慌發作」則是異常的交感神經過度反應,是具有生理因素。
.
也就是說,如果身體沒有符合「恐慌發作的條件」,即便一個人再怎麼「恐慌」,也不會「恐慌發作」。
.
那麼,什麼是「恐慌發作的條件」呢?
簡單來說,需要滿足兩個字:「虛」+「亢」。
.
「恐慌症」就是跟你說,你的身體不行了,都在幫你撐著了。
所以如果你回顧過去的「恐慌發作」的發作時間點,都有身體「虛」的狀況。
.
以下是陳醫師在看病時所觀察的的幾個「虛」的原因:
長期睡不好,很疲倦。
重感冒以後,很疲倦。
一段時間工作壓力非常大,很疲倦。
生活發生重大事件,親人去世,許多事情要忙,很疲倦。
等等。
.
可是,如果只有「虛」,沒有「亢」,也不會「恐慌發作」。
就是總是覺得很累。很沒有動力,提不起勁。
有沒有發現,這就很像「憂鬱症」的症狀。
.
什麼是「亢」呢?
就是一個刺激,讓交感神經衝上來。
比較可以理解的是,「心理因素」的刺激,
剛好遇上一個爭吵、
剛好遇上什麼緊急的事情、
剛好去到什麼緊張的地方。
.
然而,更多的「亢」,可能是「生理因素」,
例如喝了咖啡、提神飲料=咖啡因=交感。
例如密閉空間較悶=缺氧=呼吸急促=交感。
例如許多平常生活的事件,例如快速移動的交通工具=心跳快=交感。
.
如果只有「亢」,沒有「虛」,也不會「恐慌發作」,
就好像以前開車,也是會心跳快,但是身體okay,不會恐慌發作,
就好像以前喝咖啡,也是會心跳快,但是身體okay,不會恐慌發作,
但是,
一旦身體變「虛」了,再加上「亢」,
以前喝咖啡沒事、以前開車沒事,現在都有可能會「恐慌發作」。
.
問:為什麼恐慌發作過之後,更容易恐慌發作呢?
因為恐慌啊,因為擔心會發作,容易進入「亢」的狀態。
只要身體又進入「虛」的狀態,「虛」+「亢」,就會再一次的恐慌發作。
.
依照這個原則,只要身體改善到不再是「虛」的狀態,
就算你會擔心開車,
就算你會擔心搭飛機,
這些就只是「亢」,雖然心理還是會覺得擔心,但是身體沒有「虛」,無論如何也是不會引起「恐慌發作」的。
.
換句話說,
如果你今天恐慌症痊癒了,
你搭上飛機,一直告訴自己,「趕快發作!趕快發作!快快發作!」
身體還是不會理你,也不會因為你一直想著要發作就會跟著發作的。
.
小結一下:
恐慌發作的條件需要:「虛」+「亢」。
「虛」+「亢」:很高機會引起恐慌發作。
有「虛」、沒有「亢」:就是身體很疲累、沒有動力、會憂鬱,但是不會恐慌發作。
沒有「虛」、有「亢」:常常覺得擔心、莫名其妙害怕、會恐慌,但是不會恐慌發作。
沒有「虛」、沒有「亢」:健康狀態。
.
思考題:
如果你有過「恐慌發作」,回顧過去的「恐慌發作」的時間點,都有身體「虛」的狀況。
你是哪一種呢?
A、長期睡不好,很疲倦。
B、重感冒以後,很疲倦。
C、一段時間工作壓力非常大,很疲倦。
D、生活發生重大事件,親人去世,許多事情要忙,很疲倦。
E、其他。
歡迎寫在留言區,一起來瞭解恐慌症。
(建議格式:選項+簡單一句話)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