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為什麼總是困擾很久?

IMG_2020-0214自律神經失調,為什麼總是困擾很久?
.
在閱讀文章之前,先做一個練習:
自律神經失調,困擾多久了?
.
自律神經失調,有很多種症狀,
一旦有了自律神經失調,
去檢查也都說沒有什麼異常,
但是症狀就是常常出現、就是時好時壞,
常常干擾生活。
.
而且,好像很容易就超過一年以上了。
.
為什麼總是困擾很久呢?
.
當然有許多原因,那麼,其中一個原因是:
「自律神經失調是慢性病」。
.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同時,自律神經失調也不是一天就失調的。
.
一開始的自律神經失調,通常都是輕度失調,
輕度失調是什麼意思呢?
通常症狀也不會很頻繁出現,
症狀出現了,程度也是很輕微、持續時間也不會太久,
之後,症狀也會自行消失,
所以症狀就會「時好時壞」,
這是因為身體的自我復原能力還在,沒有被破壞,
所以放著不去理它,也會自己好。
.
因為會自己好,通常不太會注意,也不太理會,「反正都會自己好嘛」!
.
直到打破平衡,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變成了中度失調。
中度失調的症狀,強度就增加了、持續時間也更久了,
好像,症狀消失的也比較慢,
這個時候,通常就很不容易忽略症狀,
而且也對生活造成更多困擾,
那為什麼不會像以前一樣,自己好呢?
這是因為,自我復原能力變差了,被破壞了。
要改善症狀,就要修復自我復原能力。
.
所以,小結一下,
「自律神經失調是慢性病」,是慢慢變化的。
一開始是輕度失調,
身體輕度失調了,要調整回來很容易,
但是因為症狀很清微,很容易被忽略。
.
繼續變成中度失調了,
症狀變多了,對生活造成困擾了,
才會去注意到,會想要治療,
但是因為身體中度失調了,自我復原能力變差了,要調整回來,就會需要花上更多時間的。
.
複習一下核心概念:
消耗>恢復:輕度失調會變成中度失調,中度失調會變成重度失調
恢復>消耗:中度失調會變成輕度失調,輕度失調會變成自律神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