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的問&答

IMG_2020-0410恐慌症的問&答
.
恐慌症知識:
恐慌症一定有過恐慌發作,
一定有自律神經失調,
但是,
自律神經失調不一定會有恐慌發作。
.
緊張=交感神經衝高
恐慌發作=非常非常非常緊張=交感神經衝很高很高很高
.
恐慌症=虛+亢
.
虛=很累、過勞、透支、需要休息
亢=處於警戒狀態
.
恐慌症就是交感太高、副交感不夠
=緊張太多、放鬆不夠
=消耗太多、恢復不夠
=對抗太多、瞭解不夠
恐慌症是可以治好的。
.
治療核心,
就是減少消耗、增加恢復,
練習副交感、
練習放鬆、
練習慢、
給自己、給身體,給心臟,足夠反應的時間&空間。
.
問:以前體能很好,現在走個樓梯,心臟快跳出來,感覺快要發作!
答:這就是「虛亢」的「虛」。走樓梯減緩速度,讓心臟跟得上。
.
問:小睡一下,驚醒後心臟狂跳、冷汗直流!
答:從休息到醒來,意識的變化會影響交感神經,需要給自律神經一些時間做調整。
.
問:持續的運動對病情一定有幫助嗎?
答:運動一定有幫助,但是必須要看階段;人如果「虛」做運動會更虛,症狀反而會加重。如果精神好做運動可鍛鍊。
.
問:吃西藥可以幫助穩定嗎?
答:西藥若對症,可以減少消耗、增加恢復,平時還要練習副交感、練習放鬆、練習慢。
.
問:恐慌症平時沒發作很容易想吐是正常的嗎?
答:這是胃腸失調;恐慌症會有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常會見到胃腸失調。
.
問:恐慌症是不是也會血壓不穩定?
答:恐慌症會有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心跳外=血壓高,所以常會血壓高、去量血壓又飆更高。
.
問:覺得已經沒有症狀了,可以停掉西藥嗎?
答:服用西藥可以減少消耗、增加恢復。停掉西藥,如果消耗<恢復,就okay。如果消耗>恢復,就很有機會復發。
.
問:我去看了身心科,可是不想吃西藥,可以嗎?
答:服用西藥是為了減少消耗、增加恢復。如果一直處在消耗>恢復,會有症狀、生活會很辛苦。
.
問:一直跑急診,很不舒服,什麼時候才能不跑急診?
答:這是持續處於「虛亢」的狀態,就會一直發作。生活一定處於消耗>恢復的狀態。
.
問:抗憂鬱血清素要長期吃,按時運動,贊安諾之類藥物隨身攜帶,腹式呼吸法常練習,找對醫師,上網或書籍瞭解相關訊息。
答:這些方向就是降低消耗、增加恢復,並且腹式呼吸=練習副交感。
.
問:覺得恐慌越來越嚴重,很多事都變得恐慌,活著真的好累。
答:好累=消耗>恢復。(原則:瞭解恐慌症;減少消耗、增加恢復。)
.
問:外面吃完飯,恐慌症又發作了!
答:吃飯會讓體內血液重新調整,交感N會上來、心跳會較快;此時宜放慢速度,讓身體有足夠調整的時間。(原則:給自律N足夠的時間)
.
問:有沒有人吃東西時,會突然吞不下東西,感覺窒息一樣?
答:梅核氣=慢性咽喉炎,也是屬於自律神經失調,咽喉神經吞嚥反應失調。
.
問:A型人格、完美主義人格、OO星座,比較會恐慌症嗎?
答:任何人都有機會恐慌症。恐慌症則會誘發緊張,讓緊張的人更緊張。
.
問:請問心跳加快的時候會伴隨焦慮情緒嗎?
答:正常狀況,交感N=心跳加快=就只是心跳加快;生病狀況,交感N=心跳加快=緊張。
.
問:以前每天喝酒也不會,戒酒半個月每天都恐慌……
答:可以拿腳痛做比喻,以前每天背著10公斤背包跑步也不會腳痛,現在只是上下樓梯都會腳痛……(因為生病了啊)
.
問:發現身體在搖,怎麼知道是地震還是眩暈呢?
答:看吊燈(或任何掛在天花板的東西),吊燈在搖是地震,吊燈不搖是眩暈。
.
問:這幾天有時會突然心跳加快,眼前一片黑,跟換藥有關係嗎?
答:「眼前一片黑」,不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症狀,請回診與開藥醫師討論。
.
問:恐慌好了之後,您想做什麼呢?
答:做什麼都可以,但是請記得避免消耗>恢復,消耗太多、交感N衝高,恐慌就會發作。(原則:減少消耗、增加恢復。)
.
問:家人跟醫生都鼓勵出去散心,但是我非常害怕在飛機上恐慌發作,該怎麼辦?
答:如果還是擔心搭飛機會恐慌發作,這是說明一件事:你的恐慌症,只有控制,沒有改善。如果勉強要搭飛機出國,對別人來說是散心行程,對你來說會是虐心行程,交感N會很高,消耗>恢復。建議安排旅行以國內為主、並且避免行程太趕,恢復>消耗就okay。
.
問:突然感覺冷氣太冷不支,恐慌會對突然的溫度發生狀況嗎?
答:恐慌發作過後,會有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會有冷熱失調,對冷對熱都會不舒服。
.
問:恐慌症會跟缺氧有關係嗎?
答:恐慌發作過後,身體會處在警戒狀態,生理不舒服,例如缺氧、缺血糖,都會引發警報=警張。
.
問:想問問大家怎麼從西藥轉換中藥的?
答:關鍵在「穩定」兩字。
服用中藥=變動;
西藥減藥=變動;
同時服用中藥+西藥減藥=變動+變動=不易掌握病情;
服用中藥,若穩定;在西藥減藥,也穩定,就okay
.
問:恐慌症需要自己有個空間,最好不太吵雜。
答:對的。
恐慌發作是極端的交感活動;
任何交感活動會讓恐慌感更高、而副交感活動或讓恐慌感降下來。
.
問:心兒砰砰好緊張! 心房顫動誤當恐慌症
答:是的,並非緊張胸悶心悸就等於恐慌症,都還是要作生理檢查排除器官的異常。
.
問:挑戰恐慌,才能克服恐慌;我覺得要正面對決,幾次後就會習慣了。
答:不建議「正面對決」,挑戰=交感;對決=交感=更緊張=非常消耗能量。
舉例來說,面對夏天中午炎熱,
一般人,還是會不舒服,可能 2-3個小時 就恢復。(有消耗,有恢復)
恐慌症,更是不舒服,可能持續 2-3天 都不舒服。(消耗快,恢復慢)
面對恐慌症,需要副交感>交感;挑戰恐慌=交感=更緊張;瞭解症狀=副交感。
瞭解恐慌,就能克服恐慌。
.
問:現在好害怕出門,擔心會不會又身體不舒服?
答:這是身體進入黃色警報,自律神經失調達中度以上。
很難自己好,建議看醫生。
.
問:恐慌症可以不藥而癒嗎?
答:可以的。
如果只是希望自己變好,很難好。
要做一些調整,符合條件就能做得到的。
哪些條件?瞭解恐慌症的原理原則,順勢而為即可。
逆勢而為,例如:總是晚上1-2點才睡,這樣是不會好的。
.
問:看了恐慌症的文章,會害怕、會更慌,怎麼辦?
答:說明恐慌症還沒好。
如果恐慌症好了,身體不會處於警戒狀態,那麼你看到恐’慌症的文章,感覺就會是瞭解&同理。
恐慌症還沒好,身體處於輕度警戒、或黃色警戒狀態,看到恐慌症的文章,就會覺得害怕。
.
問:我其實也不知道為何恐慌會找上我?
答:因為身體不行了。
恐慌發作=極度的交感活動=極度的自律神經失調=紅色警戒狀態。
恐慌發作結束後,就是要處理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生活失調。
交感>副交感;緊張>放鬆;消耗>恢復。
持續生活失調=持續自律神經失調。
.
問:目前懷孕21週,偶爾去上班的途中還是會感到害怕(上班開車路程大約10-15分鐘),本來很想撐到生之前再請產假,但是最近還是感到怕怕的,該怎麼辦呢?
答:上班的途中還是會感到害怕,表示警戒狀態變高。能量:消耗>恢復。
懷孕會消耗較多能量。還要看其他消耗,例如工作是否更多更累?
若生活能夠恢復>消耗,能量提升上來,害怕感會減退。
若生活持續消耗更多、恢復不足,建議提早請產假增加恢復。
.
問:想請問大家有無沒吃藥自己好的?
答:做到2原則,恐慌症不吃藥自己好:
1、瞭解恐慌症原則,做到完全不會恐慌發作
2、瞭解恐慌症原則,給身體足夠的時間調整&修復
如果做不到1&2,建議配合藥物治療可以縮短病程。
.
問:恐慌會每天固定時間嗎?
答:恐慌感三步驟:1身體偵測到不舒服、2進入警戒狀態、3恐慌感上來。
每天固定時間,大約在午後4點,通常是太累。
恐慌感常常是不定時:太累、太餓、血糖太低、血氧量不足、咖啡因太多。
.
問:你們容易早上睡醒或是午睡醒來,容易不舒服嗎?
答:睡醒時候是意識變化、身體調整,出現不舒服是身體調整較慢,給身體充足緩衝時間。
.
問:剛剛騎車下班,感覺肚子餓餓的血糖開始下降,然後越騎越慌,越來越慌。
答:血糖太低、身體偵測到不舒服、進入警戒狀態、恐慌感上來。補充糖分okay。補充奶茶?若咖啡因太多、影響交感神經就會更心悸不okay。
.
問:肚子餓心慌,我都喝冰紅茶會有效。
答:主要是因為補充血糖,可以緩解不舒服。
要注意冷飲(或熱飲)會引發腸胃不舒服、茶類咖啡因則會引發心悸,有些人喝冰紅茶反而更不舒服。
.
問:最近這兩周因為心悸掛了兩次急診,檢查不出原因⋯今天運動完又是一樣的症狀?
答:典型恐慌症敘述。恐慌發作過後,身體較不穩定、運動容易誘發,目前休息為主,好了就可運動。
.
問:我是國中時有一次很晚睡覺,之後就睡不好了;到了高中我坐公車,人多地方就會嚴重胸悶;之後到了20歲時到了晚上也會胸悶,頭漲,頭麻,手麻到現在33歲,狀況差不多;
答:說明症狀時好時壞、起起伏伏,一晃眼10年、20年就過去了。認真學習瞭解自律神經這一課程。
.
問:或許作息改回來恐慌就不會那麼常發作了。
答:方向是正確的,作息規律、睡眠改善,可以不會恐慌發作。
當然恐慌症會人處於警戒狀態、影響睡眠,依據恐慌症的原則調整睡眠。
.
問:有人會這樣嗎 ,症狀都不一樣 ,我有時心跳加速感覺很不舒服 ,喉嚨卡卡胸悶背痛懷疑長壞東西 ,有時又胸悶胸痛懷疑是心肌梗塞,或臉麻手麻胸也麻 肩頸緊緊的 懷疑要中風,呼吸困難手抖頭暈胸悶, 呼吸急促然後整個胸口不舒服到最難受然後就好了 ,症狀都不太一樣 胸悶這一點倒是每次都有。
答:症狀描述很詳細,這些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症狀。恐慌症一定有過恐慌發作,也會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