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與養寵物:解答篇
.
你覺得,
養寵物,對於自律神經失調來說,
會讓症狀變好?
還是會變得更糟呢?
.
我們先有一個概念,
關於生活中遇上的許多問題,
「不會只有一個標準答案」,
透過問題,看見自己的想法、也聽聽別人的想法,
因為想法是很豐富的、生活是很豐富的。
.
接下來,要回答問題,
我們還是依據「自律神經的運作原則」來考慮。
.
養寵物是交感活動較多呢?還是副交感活動較多?
交感活動多=緊張,越來越緊張,就會增加消耗,
副交感活動多=放鬆,放鬆就會減少消耗。
.
養魚,看著魚兒游來游去,覺得放鬆=副交感,
養魚缸,學習養魚的知識=交感。
.
養貓,看著慵懶的貓,覺得放鬆=副交感,
要清貓砂、要買罐罐、貓生病要看醫生,
養貓就要花錢花力氣=交感。
.
養狗,狗兒圍著你轉,有陪伴感=副交感,
同時,養狗要溜狗、要餵狗食、要清狗便,
這些也要花錢花力氣=交感。
.
所以,面對每一種活動,
都會包含交感活動,也會包含副交感活動,
就看你怎麼做。
.
養什麼樣的寵物,也有關係,
最好可以偏副交感類型的寵物,比較能幫助放鬆。
.
交感類型的寵物,
像是:活動量大、太吵、靜不下來、容易激躁,
副交感類型的寵物,
像是:活動量少、安靜、不易受打擾。
.
比如說,
導盲犬,或是醫院用於寵物治療的動物,
都是相對較為穩重,不會輕易受到驚嚇,
就是屬於副交感類型的。
.
再來。還是考慮,
生活之中,是消耗多、還是恢復多,
消耗>恢復,症狀就會持續、甚至加重,
恢復>消耗,失調就有機會改善。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