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變動:適應期3個月

生活的變動:適應期3個月
.
複習一下重要概念,
自律神經最喜歡穩定,
穩定了,才能夠自律神經平衡。
.
所以在面對生活上的變動,
自律神經會進入戰鬥狀態,
會進入交感模式,
直到適應了,
身體達到一個新的平衡,
如果沒辦法平衡呢?
就可能會是自律神經失調。
.
這樣的一段適應的時間,
需要多久呢?多久算是合理的時間呢?
.
的確,
每個人遇到的狀況不同,
對事情的反應不同,
身體的強弱狀態不同,
所以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並沒有一個唯一的答案。
.
通常最好的答案是:「看狀況」。
.
面對生活上的變動,到適應,
是有一個參考時間的,
是參考喔,不是唯一標準,
這個參考時間是:「三個月」。
.
舉例來說,
一個人面對新的工作,
有新的環境、新的同事、新的主管,
可能有些狀況跟以前的工作類似,
有些並不相同,
在面對新的、變動的狀態,
每個人都會重新去調整自己來取得新的平衡,
這個過程叫做「適應」,
「適應」,就是自律神經重新回復平衡的過程,
這個時間,
大約多久?
通常會少於「三個月」。
.
如果你使用任何方法,
你能想到的方法,
還是沒辦法在三個月內達到一個適應狀態,
那麼,
在接下來的時間,
想要再達到適應狀態,也一樣沒有那麼不容易。
.
簡單來說,
如果張三去讀大學,
換了環境、也換了朋友,
估計他可以在三個月以內,
重新找回他的生活步調,
如果他沒辦法在三個月找到一個穩定的生活狀態,
那麼在三個月以後到六個月的這段時間,
一樣還是很不容易找到穩定。
.
舉例來說,
例如遇上大地震,
房子都毀了,
需要重新找回生活的狀態,
即便面對這樣重大的變化,
從各種研究報告來說,
人的適應力依然很強,
可以經過調適獲得新的平衡,
如果超過三個月,
還沒有辦法適應,
則身體就會出現伴隨的適應不良的狀態,
就會有自律神經失調。
.
「三個月」只是一個參考數字,
三個月的時間,是一個相對寬鬆的時間。
.
比如說時差影響睡眠,
如果搭長途飛機,回程以後有時差,
三個月以後,還是有睡眠問題,
那就不能認為是因為時差問題,
而可能是時差引發了以前的睡眠障礙。
.
比如說天氣變化影響身體,
三個月的時間,都已經過了一個季節了,
如果現在天氣回暖,
已經沒那麼冷,
然而身體還是常常手冷腳冷,
這些都說明身體並沒有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
都是需要積極尋求幫助、尋求治療。
.
簡單來說,
很多人,都想要,「靠自己好」,
如果決定「靠自己好」,
那最好給自己一個期限,
那個期限可以是:「三個月」,
如果超過三個月,
就說明,
你所遇到的狀況,
並不是一般狀態,
這時候給你更多的時間,
還是很難「靠自己好」,
這個時候,就是需要尋求幫助、尋求治療的時候,
否則的話,靠自己也沒辦法好,
還有可能自律神經失調的程度會繼續加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