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負不會得正,正正才會得正

負負不會得正,正正才會得正
.
數學運算公式,
正正得正、正負得負、負正得負、負負得正,
但是在心理運作,
負負不會得正,負負還是負,正正才會得正。
.
我們來看一個情境題,
你的親友張三對你說:「問你呦,你是不是覺得我很糟糕?」
.
你要怎麼回答呢?
A、使用肯定句。
B、使用否定句。
.
老師說要試著同意對方的想法。
所以,使用肯定句,
你的回答變成:「是啊,你很糟糕。」
結果你使用了肯定句,在張三聽起來,就仍然是一個否定句。
張三OS:「看吧,我果然很糟糕。」
.
好吧,你說你並不認為張三很糟糕,
所以就使用否定句吧:
「不會,我不覺得你很糟糕。」
那麼,在張三聽起來,還是一個否定句,
張三OS:「我的感覺還是被否定了。」
.
因次我們必須提醒自己,
當一個人使用否定句在詢問意見時,
就會掉進去「否定」的坑,
肯定也不對,否定也不對,
變成怎樣回答都不對。
.
自我否定,會吸引更多的自我否定,
放大自我否定的感覺,
如果你要跳出自我否定的坑,
就需要練習自我覺察,
找出否定句,
變成肯定句。
.
想要得到自我肯定,就需要使用肯定句,
負負不會得正,
正正才會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