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吃藥可以睡,又變得不好睡:解答篇

本來吃藥可以睡,又變得不好睡:解答篇
.
張三說:
「前一陣子睡不好,去看了醫師,後來就有固定吃西藥,可是,現在又變得越來越不好睡,我不想吃更多的藥,怎麼辦?」
.
你要怎麼回答呢?
.
「未看先猜消耗與恢復原則」。
.
怎麼那麼剛好,選項A也是「消耗與恢復原則」。
重要的話講三次,重要的概念講、重複講、用力講,就還是重要。
.
讓我們先複習一下,
自律神經包含2個部分:
交感&副交感
交感=陽=活動=戰鬥=緊張
副交感=陰=休息=回復=放鬆
.
自律神經平衡或自律神經失調的關鍵原則,
則是消耗&恢復原則。
.
恢復>消耗:症狀減輕或復原
消耗>恢復:症狀加重或復發
.
繼續來看張三的狀況。
張三的症狀加重了,基本上就會看到「消耗>恢復」。
.
進一步詢問,張三的睡眠時間,
雖然固定吃藥,但還是跟以前一樣,都是「1點」去睡。
.
這也是常見狀況,為什麼吃藥一段時間之後,又開始失調了?
因為除了吃藥以外,失調者的其他生活條件並沒有改變,
自律神經失調也是生活失調,
失調者的原先生活狀態就是「消耗>恢復」,
服藥之後,暫時減少症狀、增加睡眠,於是乎減少消耗、增加恢復,
恢復>消耗,症狀減輕了,
但是,
服藥之後,生活方式還是跟以前一樣,一樣是消耗>恢復,
時間一長了,症狀就又跑出來,
從邏輯上來說,
不是吃藥變得更嚴重,也不是吃藥變沒效,
是因為失調者的生活條件不變,持續消耗>恢復,自律神經失調一定會復發的。
.
就好比運動員的腳受傷以後,撐拐杖是要讓腳獲得休息,
結果運動員還是每天繼續用腳活動,撐拐杖也無法緩解那麼多消耗。
.
再進一步詢問張三,
張三表示,
上班就很辛苦啊,
如果去睡了,醒來就要上班,心有不甘,於是就捨不得睡,
這就是「捨不得睡症候群」啊。
.
張三說:「難道不能吃藥就好,讓我繼續2點睡?我已經提早1點睡了。」
.
服藥的目標:
「增加恢復,減少消耗」,期待能夠達到[恢復>消耗」,
如果張三持續是1點睡,持續是「消耗<恢復」,症狀一定是越來越多的,
然後冬天時候,天冷因素,晚上1點睡消耗會更多。
.
張三又說:「我好不甘心,一旦回到11點睡,以後一輩子都要11點睡嗎?」
.
還是依據原則:恢復>消耗,就能較快回復。
如果身體狀況變好了,稍微一段時間「消耗>恢復」,身體還不會出現太多狀況,
.
是的,
如果身體狀況比較沒事,張三想要2點去睡,
雖然還是對身體不好,雖然屬於消耗,
但是因為身體狀況還好,整體影響比較沒有太大。
.
這就是為什麼,大學生晚睡、3點才睡,
如果真的很累,累過頭就狠狠地睡很久,
結果大學生普遍也沒有什麼明顯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就是因為年輕啊,短時間的消耗>恢復,
身體就會啟動恢復機轉,就會睡很久,就會補回來了。
.
但是,
如果身體已經有狀況、自律神經已經失調,
持續「消耗>恢復」,
失調狀況一定會越來越嚴重的。
.
改善的方法:
還是掌握恢復>消耗,
「除了吃藥以外,你還作了那些調整來改善睡眠?」
.
我們的自律神隊友都有在留言補充了,
「任何可以幫助自己好睡的方式都得要試試看找到可以好轉的方式」
「固定每天早上5.6點起床(早上的時間可以 散步 曬太陽 騎腳踏車…)晚上就比較好入睡」
「睡前花半小時做些緩和的瑜珈伸展動作幫助筋膜放鬆」
「我睡不着時,ㄧ樣閉著眼睛,自然的呼吸而已,請自己手放鬆,然後腳放鬆,肩膀放鬆~」
「練瑜珈 冥想 氣功」
「調整生活步調,再睡前聽音樂 拉筋 腹式呼吸放鬆」
「睡前放鬆儀式 1 抬腿 2 淋巴按摩 3 伸展 4 腹式呼吸 5 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