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醫生的幫助

看醫生的幫助
.
問:為什麼自律神經失調,看醫生會有幫助?
.
如果你自己嘗試過一些方法,沒有獲得改善,
就是自己有了盲點,繼續下去,也不會改善,
可能會症狀持續反反覆覆,
就建議看醫生,
尋求專業的幫助,
.
問:自律神經失調多久就需要看醫生呢?
.
如果可以的話,當然是靠自己好。
但是,你會發現,這次好像不一樣,好像症狀時好時壞,都不會好。
就需要專業的幫助。
失調多久需要看醫生?
當然是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
但是現實是,都會拖很久。
如果你自己嘗試調整、改善,超過「一星期」也無法搞定。
.
實際上,很少患者是一星期就來看診的。
那麼,至少至少,
如果嘗試靠自己調整,「一個月」,結果症狀還是起起伏伏,
就建議須需要專業的幫助。
.
然而記得,
愈早尋求治療,
自律神經失調還沒有那麼不穩定,恢復平衡較快,
拖延的越久,治療時間就需要越久。
.
問:我是容易焦慮,是心理因素啊,為什麼吃藥會有效?
.
關於情緒,我們直覺認為是心理反應、心理情緒。
但是,情緒是心理的,然而情緒的基礎是生理的,
情緒也是受到腦子作用的,
主要是受到杏仁核與前額葉的影響,
因此,腦子功能穩定,生理因素穩定,
情緒也會穩定,
藥物當然是幫助穩定生理因素,穩定生理因素情緒就會比較穩定。
.
說到這裡,考考你懂不懂生理因素影響情緒,
我們知道,「憂鬱」和「憂鬱症」,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你能夠說出其中的分別嗎?
.
問:為什麼吃藥沒有馬上變好?
.
吃藥不是吃飯,
吃飯,只要填飽肚子,就可以了,
如果你吃拉麵會噁心,那就不要吃拉麵,
如果你討厭吃生魚片,那就吃豬排飯可以了。
.
但是,吃藥不是吃飯,
吃藥是神經生理機轉,
吃藥能夠改善症狀,當然很好,
如果吃藥反而不舒服,那就需要回診調整用藥,
找到適合你的用藥。
.
問:吃藥以後,症狀還是時好時壞啊?
.
會不會改善,要看消耗&恢復原則,
恢復>消耗,症狀會改善,
消耗>恢復,症狀會持續。
.
吃藥是改善生理狀態,改善腦神經狀態,
增加恢復,減少消耗,
如果生活還是持續消耗,持續消耗>恢復,症狀還是會時好時壞的。
.
所以除了吃藥以外,
你還做了那些調整來增加恢復,減少消耗,
就很重要。


閱讀文章:「判斷吃藥or不吃藥的參考原則
閱讀文章:「服藥後的反應:解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