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答客問 0115
.
謝謝大家的提問,以及補充留言。
補充留言,都是增加自我覺察的方法。
下週五同一時間仍然是提問日。
.
.
.
#留言1
蘇雅莉
最近為了管理身材降低體脂肪而開始運動。伸展操,輕有氧運動,走路,平甩手~只要覺得自己做到的都嚐試去做。而且也希望能對自律神經失調有所幫助。但是不知道是自己做錯方式,還是有些運動操之過急ㄧ直勉強自己去做,結果造成關節酸痛,尤是起立蹲下更緊繃又痛。請問醫師,這算不算過度消耗自己了?謝謝醫師解答。
.
補充提問:
是的,關於運動,也要掌握消耗&恢復原則
閱讀文章:「消耗&恢復原則:運動篇」
https://mednote.blog/2020/03/18/1524236011088395/
.
請補充:你嘗試了許多運動,可以藉著你的經驗,與大家分享,哪些運動的消耗少,哪些運動的消耗多?運動之後對於睡眠(也就是恢復)有怎麼的幫助?
.
又,請繼續補充,同樣的運動項目,哪些的運動方式可能就會造成過度消耗?
.
補充內容:
對我而言伸展操,或是床上運動就比較輕鬆一點
我依我個人經驗,競走的運動會過度消耗。可能因為才開始培養運動的關係,所以走了才10分鐘就氣喘噓噓~
.
#回答1
謝謝你的補充。討論運動,一定要看自己的消耗&恢復。
.
伸展操通常是比較輕鬆的。
至於床上運動,可能要再詳細說明是哪一種運動,因為床上運動是一個大項目。
.
「走了才10分鐘就氣喘噓噓」表示超過身體負擔,就會變成消耗了。
「目前」的身體仍然不適合。
以後如果生病好了,走個一小時也沒有問題的。
.
另外留言中提到「運動操之過急]、「勉強自己去做」,
都是屬於消耗的。
過度消耗,就需要更多的恢復,才能平衡。
過度消耗,又沒有充足的恢復,就容易受傷。
也許只是做平常的運動,身體受傷之後,一樣的運動就變成消耗了。
.
留言回覆:
感謝醫師的解答。
我做的床上運動有抬腿靠牆壁大約30分鐘,身體呈現拱橋狀ㄧ上ㄧ下大約做30次。還有把雙腳抬高呈現大字形ㄧ開ㄧ合30次,還有空中腳踏車有時可做50次。還有躺在床上腳底合併再一開ㄧ合做100次,因為想消除大腿內側的贅肉。
這些動作中見累了會休息ㄧ下。但發現自己看影片做床上運動後變成了膝蓋痛,尤其是起立蹲下更痛,是不是消耗太過了?!
.
回覆:
正常運動是不會膝蓋痛的。
.
.
.
#留言2
陳以珍
我自從發病至今已約1年半,這期間身體的不舒服都以中醫治療(狀況包含了頭暈頭麻,手腳僵硬,全身疲倦等等),狀況有好很多,但是,容易焦慮的個性還是存在的,我最近有做心理諮商,心理師告知我我還是算是嚴重的焦慮,還是需要服用血清素再搭配上諮商才有辦法改善,請問中醫沒辦法根本治療焦慮症嗎?(我的自律神經失調就是太過緊張焦慮來的)
.
補充提問:
.
中醫可以根本治療焦慮症、西醫可以根本治療焦慮症、心理治療也可以根本治療焦慮症,各種療法互相配合也可以根本治療焦慮症。
治療的原則就是,掌握恢復>消耗原則。
.
閱讀文章:「消耗&恢復原則:復原與復發」
https://mednote.blog/2021/01/12/1797590453752948/
.
請補充:你尋求中藥治療,中醫治療改變了什麼?哪些沒有改變?或者換句話說,經過中醫治療,哪些是增加恢復了?哪些方面還是持續消耗中?
.
請補充:你也做了心理諮商,心理諮商改變了什麼?哪些沒有改變?或者換句話說,經過心理諮商,哪些是增加恢復了?哪些方面還是持續消耗中?
.
現在,你想要看西醫服用血清素,所以以前沒有看過西醫,是什麼原因呢?還是以前有看過西醫後來沒看了,又是什麼原因呢?你如果現在想看西醫,你預期透過西醫治療,怎樣做到增加恢復?然後減少消耗?
.
補充內容:
.
我曾吃過一次1/4顆復樂得,但吃完超級不舒服,之後就不敢再吃血清素了,我想,透過西藥增加腦中血清素,也許真正讓我不那麼焦慮,鑽牛角尖,就是減少消耗了
.
心理師諮詢時告訴我除非我有吃血清素,不然心理治療效果是不佳的,然後,就沒有進行進一步的諮商治療了(因為她有說我焦慮的程度比較嚴重的)
.
中醫部份,因為初期發病症狀是很多的,從頭到腳都是有狀況,頭麻頭暈,眼睛乾澀,肩頸僵硬疼痛,心悸,腸躁症,手腳僵硬發麻等,但治療至今主要的症狀是頭茫茫的,疲倦,睡不好,而其他問題好非常的多了
.
不好意思補充一下,心理狀態剛開始有恐慌+憂鬱+焦慮,我覺得恐慌憂鬱的症狀改善很多,但焦慮,想太多,鑽牛角尖的問題卻改善不大(容易緊張焦慮是我從小的個性,有心想讓自己改善但都辦不到)
.
#回答2
謝謝你的補充。以下從各方面回覆。
關鍵還是「消耗&恢復」原則。
.
西醫部分:
吃藥以後不舒服,之後就不敢吃西藥。很常見。
或許較好的做法是回診再跟西醫師討論用藥。
.
如果吃西藥以後,減少焦慮,減少症狀,的確就是減少消耗的。
.
閱讀文章:「服藥後的反應:解答篇」
https://mednote.blog/2021/05/10/1886746048170721/
.
中醫部分:
接受治療後,改善症狀,也是減少消耗。
但是,仍然有症狀「疲倦,睡不好」,
疲倦,代表身體還是消耗>恢復,
睡不好,就是持續恢復不夠,
跟你的中醫師討論,如何調整用藥,來改善睡眠,增加恢復。
.
另外,你自己做了哪些調整來改善睡眠?
.
心理師部分:
是的,腦子穩定,心理治療的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
閱讀文章:「生理影響心理:心理治療的時機」
https://mednote.blog/2020/02/19/1490285104483486/
.
.
.
#留言3
Jeany YaWun Lin
從發病到現在兩年的時間,離開職場後選擇休養,近期要踏回職場,但是卻發現自己沒辦法去適應,不論是環境抑或是人,甚至懷疑有人群恐懼症的情況,會不由自主的又恐慌症發作,想請問醫師這樣的情況有什麼方式可以排解呢? 謝謝醫師的回答。
.
補充提問:
生病會不會好,要考慮消耗&恢復原則。
閱讀文章:「消耗&恢復原則:復原與復發」
https://mednote.blog/2021/01/12/1797590453752948/
.
「從發病到現在兩年的時間,會不由自主的又恐慌症發作」,表示症狀仍然存在,身體還是不穩定,所以目前仍然是消耗>恢復,那就要評估,在你目前的生活中,哪些是持續的消耗呢?做了哪些調整來增加恢復呢?請補充。
.
另外,具體案例具體分析,也請你補充,請你敘述一個具體的例子,並且說說你以前都是怎麼做的,現在又嘗試使用什麼方式排解呢?效果如何?
.
補充內容:
.
您好,目前還找不到任何排解的方式,每天會利用1-2個小時的時間去散步上健身房運動,但是就是簡單的滑步踩腳踏車等等,回到職場上班時間都好好的,但是一下班就會開始崩潰大哭,然後苦惱不想繼續去同一個地方,所以可以說找不到排解方式也是我目前很恐慌的問題。
.
#回答3
「一下班就會開始崩潰大哭」,
一下班,電量耗工了,會覺得疲倦,但不會崩潰大哭,
會崩潰大哭,表示腦力消耗太過度,屬於腦神經失調,
仍然是生病狀態。
.
最需要的是持續治療,並且要學會掌握「恢復>消耗」原則。
.
「從發病到現在兩年的時間,會不由自主的又恐慌症發作」,表示症狀仍然存在,身體還是不穩定,所以目前仍然是「消耗>恢復」。
.
閱讀文章:「腦缺電症候群:常見症狀」
https://mednote.blog/2019/12/23/1418189608359703/
.
閱讀文章:「腦缺電症候群:分辨輕重程度」
https://mednote.blog/2019/12/24/1419088808269783/
.
閱讀文章:「腦缺電症候群:為什麼會缺電?」
https://mednote.blog/2019/12/25/1420585274786803/
.
閱讀文章:「腦缺電症候群:腦子怎麼充電?」
https://mednote.blog/2019/12/26/1421752824670048/
.
後面是關於「消耗&恢復」原則的相關文章。
.
閱讀文章:「消耗&恢復原則:復原與復發」
https://mednote.blog/2021/01/12/1797590453752948/
.
閱讀文章:「最好的恢復是睡眠」
https://mednote.blog/2021/02/23/1828332710678722/
.
閱讀文章:「自律神經失調:睡眠是復原關鍵」
https://mednote.blog/2020/08/20/1667161130129215/
.
閱讀文章:「消耗&恢復:恢復速度不一樣」
https://mednote.blog/2021/09/20/1985872021591456/
.
閱讀文章:「自律神經失調,需要治療多久?」
https://mednote.blog/2021/03/30/1855906141254712/
.
閱讀文章:「這週是消耗多?還是恢復多?」
https://mednote.blog/2021/03/10/1840064299505563/
.
閱讀文章:「消耗與恢復:容易忽略的消耗」
https://mednote.blog/2021/01/20/1803392436506083/
.
.
.
#留言4
林駒耀
您好,我本身容易快速入睡,但通常只睡5~6小時(通常中間會起來上廁所一次),就再也睡不著,已經盡量放鬆去躺平甚至用腹式呼吸(不刻意數秒)仍是如此,我只是想試著讓睡眠時數再拉長一些(7~8小時),是否有什麼方法可以比較改善,謝謝您
.
補充提問:
詢問睡眠失調的人,常常都會忽略睡眠時間﹑睡眠有絕對的時間,是很重要的。
閱讀文章:「睡眠狀況的自我評估」
https://mednote.blog/2020/04/19/1559138217598174/
.
所以請你補充,你都是幾點去睡,然後你有做什麼方法來幫助快速入睡呢?
另外,你想試著讓睡眠時數再拉長一些,你有試過哪些方法呢?效果如何?可以一一列舉。
.
補充內容:
您好,我的狀況如下
入睡時間:綠燈
半夜起來上廁所:黃燈
早醒:紅燈
作夢:綠燈
醒來的精神:黃燈
.
我大約是九點半至十點左右去睡,沒特別做什麼就可以快速入睡,只是會早醒,然後就睡不著了….
.
有試過再更早睡,結果就是更早醒…
有試過醒來後再做腹式呼吸(不刻意數秒)、喝幾口溫熱水、避免睡前看3C
.
#回答4
「睡眠時數再拉長一些」,就是增加深層睡眠。參考文章。
.
閱讀文章:「深層睡眠的方法:解答篇」
https://mednote.blog/2021/02/20/1826152787563381/
.
如果已經嘗試調整,效果不好,自己又找不到原因,可以到各醫院睡眠中心,進一步評估檢查,可以看中醫西醫治療,也可以尋找睡眠認知治療
.
.
.
#留言5
Lin Shanruwenma
週末好。想請問消秏與恢復原則的執行。如果能放鬆地去做一件原本應該是消秏的事情,那是否算消秏得少些,或甚至因為心情愉悅也可以形成恢復呢?
.
補充提問:
.
是的,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原則就是消耗與恢復原則。
具體狀況,具體分析。你提到「放鬆地去做一件原本應該是消秏的事情」,請你補充一個例子,然後用消耗與恢復原則去評估。
具體狀況,具體分析。你提到「因為心情愉悅也可以形成恢復」,也請補充一個你觀察到的例子。
.
補充內容:
.
例如,閱讀某些書是件花腦力的事情,但是發現偶爾隨意翻閱很輕鬆,讀完之後很放鬆,會想打瞌睡,也許讀的時候也有點消秏,但是因為愉悅放鬆,打了瞌睡,身體與精神維持正常,所以是恢復。
.
#回答5
.
針對你的留言,回復如下。
.
閱讀是花腦力,花腦力就是消耗,花腦力的消耗,常常不容易發現。
最好的恢復是睡眠,放鬆與休息,都是減少恢復。
讀完之後放鬆,打瞌睡,都是減少消耗,如果因此晚上睡眠更好,就會增加恢復。
心情愉悅也是消耗,緊張擔心也是消耗,
緊張擔心是消耗,緊張擔心通常會影響睡眠、減少恢復,因此整體來說,緊張擔心會導致消耗>恢復的負向循環。
而,心情愉悅通常可以幫助睡眠,增加恢復,所以心情愉悅可以幫助恢復。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