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消耗與恢復:練習篇1
.
看到自律神經失調,就會聯想到「消耗與恢復原則」,
.
消耗大於恢復,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就會變多、變嚴重,或是復發。
.
恢復大於消耗,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就會變少、改善,可以復原。
.
觀察自己的消耗與恢復,目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寫下消耗與恢復,可以幫助討論。
.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原則不變,恢復大於消耗原則。
.
#留言一
「20年前我因為工作過勞生病,就開始吃安眠和鬆弛劑,有點不知為何只知聽話吃,現在好像如夢初醒,所以覺得面對自己比較重要,想慢慢減藥,醫生覺得看自己,不要太勉強,我覺得藥物上癮,不知道昰否成功,否則就一直在藥物的控制下生活,想試試看。」
.
從留言中,我們找到線索。
.
「工作過勞生病」:消耗>恢復。
工作壓力,大家都有,
工作壓力大,一定會生病,一定會自律神經失調嗎?
.
答案是:不一定。還是參考消耗與恢復原則。
.
做到「消耗=恢復」,生活持平,不會產生症狀。
如果是「消耗>恢復」,就會出現症狀。
.
「開始吃安眠和鬆弛劑」:藥物是一項工具。
如果服用藥物,幫助做到「恢復>消耗」,症狀可以減輕、可以改善。
就會知道,服用藥物是幫助「恢復>消耗」,
如果要停掉藥物,一樣要掌握「恢復>消耗」;
如果服用藥物,還是持續「消耗>恢復」,症狀就會持續、甚至加重。
就會覺得,好像服用藥物也沒有用。
.
我們繼續看下去。
「現在好像如夢初醒」,看起來症狀是減少了,
也就是說,
服藥幫助做到「恢復>消耗」,症狀減輕了,
.
「想慢慢減藥」,可不可以呢?
如果穩定了,當然可以啊。
所以,還是那個原則,「消耗與恢復」原則。
除了吃藥以外,你還做了哪些事?讓自己保持「恢復>消耗」。
.
如果停藥之後,就變成「消耗>恢復」,
症狀就會持續、甚至加重,
是因為停藥引起不穩定嗎?
看起來,
之前的「恢復>消耗」,是因為吃藥維持的,
現在停藥了,
變成了「消耗>恢復」,
於是又不行了。
.
雖然很氣餒,
但那也是說明了一件事實,
就是生活仍然是「消耗>恢復」。
.
「我覺得藥物上癮,不知道昰否成功」,
看起來像是藥物上癮,
現實上,
也可以說是,在生活中,沒有做到「恢復>消耗」。
.
欲知後事如何?
就需要留言者繼續來說明了。
.
以上,
謝謝粉絲的留言,
透過留言,
我們更能夠瞭解「消耗與恢復」原則。
.
讓大家更加能夠掌握「消耗與恢復」原則。
.
A、謝謝說明,希望繼續看到練習篇2
B、強烈希望,我想要知道練習篇2
C、拜託拜託,一定要看到練習篇2
D、我可以掌握恢復>消耗
E、消耗與恢復,什麼意思?
F、還是會心悸不舒服,怎麼辦?
G、我想要減藥
H、其他
.
.
.
寫下你的參考答案。
(建議格式:選項+簡單一句話)
前往自律神FB:閱讀留言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