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答客問 1218

週六答客問 1218
.
#留言1
Ying Li
發現自律神經會在某樣讓我感覺壓力的事情上 只要又遇到或接近 身體就開始緊張排斥或容易驚嚇 就算不是糟糕的事情 內心其實不排斥的 不應該會害怕緊張的 但已經是這樣呈現 可以怎麼改變對特定事情害怕緊張的方式….
.
補充提問: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請補充舉例,生活中哪些事情讓你感覺壓力?遇到或接近時,腦中產生哪些想法?
.
補充內容:
孩子個性很急,會反覆重複希望我立即回應或處理,我在狀況不好時會覺得緊張或思緒無法整理,心跳快人瞬間疲累,會很怕吵很想安靜休息
.
#回答1
謝謝你的提問。
你的提問是一個很大很廣的問題。
面對焦慮,面對緊張害怕,怎樣處理,是一輩子的功課。
對大家來說,都是一樣的。
.
面對緊張的反應,你覺得有沒有機會改變?
如果你認為不能改變,那麼,一旦出現緊張,你就只能接受。
如果你認為不能改變,你就接受緊張反應。
.
所以,面對緊張,當然是可以改變的,
.
閱讀文章:「緊張習慣的形成:我說后里你說蟹」
https://mednote.blog/2019/12/04/1396506910527973/
.
閱讀文章:「自我覺察:把想法寫下來」
https://mednote.blog/2019/12/06/1398712636974067/
.
閱讀文章:「把想法寫下來:仔細觀察 “擴大解釋" 」
https://mednote.blog/2019/12/07/1399130656932265/
.
閱讀文章:「把想法寫下來:學習消除 “擴大解釋" 」
https://mednote.blog/2019/12/08/1399131213598876/
.
閱讀文章:「自我覺察:不能只是想想看、時常練習做做看」
https://mednote.blog/2019/12/18/1412300458948618/
.
閱讀文章:「面對緊張步驟1:把緊張寫下來」
https://mednote.blog/2019/12/05/1396880727157258/
.
閱讀文章:「面對緊張步驟2:找出原本的情境」
https://mednote.blog/2019/12/09/1402177463294251/
.
閱讀文章:「面對緊張步驟3:尋找替代反應」
https://mednote.blog/2019/12/14/1407835669395097/
.
閱讀文章:「面對緊張步驟4:設計驚喜反應」
https://mednote.blog/2019/12/16/1409961995849131/
.
閱讀文章:「面對緊張步驟5:挑選你的想法」
https://mednote.blog/2019/12/19/1413396235505707/
.
閱讀文章:「自我覺察之外掛6個字:「我有一個想法」
https://mednote.blog/2019/12/17/1411308472381150/
.
再來,前面說過,
你的提問是一個很大很廣的問題,
你的舉例,是提到跟孩子有關,
「孩子個性很急,會反覆重複希望我立即回應或處理」,
.
這個主題,主要反應了,
「這是誰的課題?」
.
「你」的個性很急,這是「你自己」需要去處理的課題,
如果是「孩子」的個性很急,這不是你要處理的課題,是「孩子」的課題,
你無法代勞。
.
誰的課題,就是誰來負責,主要是這樣子的。
.
「生活中哪些事情讓你感覺壓力」?
你還是要能夠分辨,哪些是屬於「你自己」的課題。
.
紀伯倫說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哪怕是在夢中。
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於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