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主題:答客問
.
這次主題活動,收到許多新朋友,關於恐慌症的提問。
恐慌症和你想的不一樣。
要治癒恐慌症,首先要瞭解恐慌症。
.
閱讀文章:「瞭解恐慌症」
https://mednote.blog/2019/04/06/1068162680029066/
.
我們常常掛在嘴邊,並不會明顯的區分,
但是,面對恐慌症,
需要瞭解到,恐慌、恐慌發作、恐慌症,
分別是三個不相同的概念。
.
閱讀文章:「名詞解釋:恐慌、恐慌發作、恐慌症」
https://mednote.blog/2020/02/03/1471685899676740/
.
恐慌症一定有過一次恐慌發作,
恐慌發作過後,
會把某些情境設定為危險情境,從此就會避免再次遇上,
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那些情境很危險,
而是你會害怕身體出狀況。
瞭解這個機轉,才真的瞭解恐慌症。
.
建議閱讀:「恐慌症:並非害怕搭捷運,害怕身體出狀況」
https://mednote.blog/2019/12/03/1395625850616079/
.
恐慌症是焦慮症的一種,
但是,有許多症狀,並不是恐慌症喔,
例如慮病症也是焦慮症的一種,但是慮病症不是恐慌症。
.
恐慌症會不會好?
會好。好到會忘記。
.
建議閱讀:「恐慌症會好嗎?好到會忘記」
https://mednote.blog/2021/02/24/1829217187256941/
.
恐慌症,雖然會帶來強烈的焦慮,
但是在本質上,恐慌症是一個生理疾病。
.
建議閱讀:「恐慌發作的原因:生理因素 > 心理因素」
https://mednote.blog/2020/02/04/1472778816234115/
.
閱讀文章:「恐慌症的10點提醒」
https://mednote.blog/2020/08/31/1679341542244507/
.
.
.
#留言1
許秀霞
請問恐慌症害怕的事情會是一樣的嗎?
我怕坐飛機捷運人多的地方還有寫字會手抖無法寫
平時就會不是發作才會
.
#回答1
恐慌症,害怕的事情很類似,但是每個人還是不一樣。
恐慌症治癒了,就不會害怕。
.
建議閱讀:「恐慌症:並非害怕搭捷運,害怕身體出狀況」
https://mednote.blog/2019/12/03/1395625850616079/
.
.
.
#留言2
Tak Tak
當初出現兩種症狀。第一:站立起身會心跳加速和頭暈,久站和行得耐,會心跳加速和頭暈。第二:心臟連續出現漏拍的情況,之後會突然心跳加速。
以上兩種情況初出現是都沒有恐慌的感覺,所以尋找心臟科醫生檢查,得出結論是心律不正。
後來吃了心藥後,心跳減慢了,發現仍有「浮」和頭暈的情況,而且開始出現恐慌感。見了身心科後確診。
想問醫師,恐慌症是否不一定出現恐慌的感覺,現在服血清素及抗焦慮藥,但有時仍有心臟連續漏拍的情況,(可以長達幾分鐘)是否代表恐慌症發作。
.
#回答2
恐慌症一定有自律神經失調,
但是自律神經失調,不一定會達到恐慌發作的程度。
.
依據敘述,還是屬於自律神經失調,特別是心臟失調。
掌握「恢復>消耗」原則,會改善。
.
閱讀文章:「消耗&恢復原則:復原與復發」
https://mednote.blog/2021/01/12/1797590453752948/
.
閱讀文章:「二尖瓣脫垂」
https://mednote.blog/2020/11/17/1748656341979693/
.
閱讀文章:「只是吃個飯,怎會心悸不舒服」
https://mednote.blog/2020/09/22/1700067870171874/
.
閱讀文章:「為什麼要去睡覺躺著反而心臟怦怦跳呢?」
https://mednote.blog/2018/12/20/1126831664162167/
.
閱讀文章:「心悸的訊號:解答篇」
https://mednote.blog/2020/10/09/1715890161922978/
.
.
.
#留言3
張睿智
恐慌症最初發生在很累很累的時候,
準備要睡覺時,突然覺得無法呼吸,覺得自己好像心肌梗塞,必須要用意識呼吸,趕快衝去掛急診,醫師只開了鎮定劑跟心律錠給我吃,接下來就是永無止境到醫院看診每一科都看,發作時看急診,到最後併發自律神經失調,心悸、心跳加速、覺得自己快失控了、覺得快死亡了、對任何事都抱持著害怕的狀態、頭暈、頭痛、胸悶、胸口麻麻的、胸痛、無法呼吸、需要靠意識呼吸等等⋯
然後拉了兩個月的肚子⋯
到現在吃了兩三個月的中藥
終於好點了,最主要是作息調整到了12點多就睡了,還有戒菸戒酒,吃健康的食物,
還有陳醫師說的「恢復>消耗原則」
但還是偶爾覺得疲倦偶爾會小發作⋯
尤其天冷的時候⋯
有時候甚至會想,若回到過去該有多好
生活健健康康,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不用怕東怕西,可是人生就是這樣
竟然遇到了就要想辦法面對他
所以現在我正在學習與恐慌症、自律神經失調共存!
.
#回答3
依據恢復&消耗原則,
恢復>消耗,症狀會改善,會復原,
消耗>恢復,症狀會加重,會復發。
.
「覺得疲倦偶爾會小發作」,
合理,疲倦=消耗>恢復,會出現症狀。
.
「尤其天冷的時候⋯」
合理,天冷=消耗。
.
閱讀文章:「天氣冷、症狀多:消耗與恢復」
https://mednote.blog/2020/10/19/1724750931036901/
.
持續掌握「恢復>消耗」原則,症狀會改善。
.
.
.
#留言4
李旻修
開車到比較遠的地方 就會忽然緊張起來,其實才離家約半小時,然後越來越緊張,頭腦開始缺氧,心跳紊亂,好想趕快回家,只想回家,
但是事情還沒辦,不值得能不能撐到事情辦完,反而越緊張
.
#回答4
家裡=安心的地方。
距離半徑越遠,就越不安心。
.
表示身體生病了。建議積極就醫。
.
建議閱讀:「恐慌症:並非害怕搭捷運,害怕身體出狀況」
https://mednote.blog/2019/12/03/1395625850616079/
.
.
.
#留言5
Jason Hardy Becky
在跨年擁擠的人潮..好害怕自己身體跟別人碰到..害怕的吐了
某次酒醉的同性同事不斷朝著我擁抱..推開了幾次,我在吵雜環境裡失控的大叫.. 不要碰我.
….. 真的真的好可怕
.
#回答5
恐慌症一定有過一次恐慌發作。
害怕人群、害怕身體接觸,屬於焦慮症。並不符合恐慌症的定義。
失去控制感=缺乏安全感=焦慮。
建議積極就醫。
.
.
.
#留言6
江香香
恐慌症是個折磨心裡,生理的疾病,莫名其妙的怕,怕死,怕病,當身體有症狀更嚴重的慮病怕得癌症,腦袋瓜不聽使喚的亂想,當下吃藥緩解,藥效過後又焦慮,真心累,想請問醫師如何不會慮病,得恐慌症快25年,時好時壞,也不會痊癒,謝謝醫師
.
#回答6
慮病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慮病症不是恐慌症。
掌握恢復>消耗原則,症狀會改善。
除了吃藥以外,你還嘗試做了哪些調整,增加恢復,減少消耗?
.
閱讀文章:「消耗&恢復原則:復原與復發」
https://mednote.blog/2021/01/12/1797590453752948/
.
閱讀文章:「最好的恢復是睡眠」
https://mednote.blog/2021/02/23/1828332710678722/
.
閱讀文章:「消耗&恢復:恢復速度不一樣」
https://mednote.blog/2021/09/20/1985872021591456/
.
閱讀文章:「自律神經失調,需要治療多久?」
https://mednote.blog/2021/03/30/1855906141254712/
.
閱讀文章:「這週是消耗多?還是恢復多?」
https://mednote.blog/2021/03/10/1840064299505563/
.
閱讀文章:「消耗與恢復:容易忽略的消耗」
https://mednote.blog/2021/01/20/1803392436506083/
.
閱讀文章:「娛樂不等於放鬆」
https://mednote.blog/2019/08/24/1298569213655077/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